美俄在烏克蘭博弈中大打“能源戰”
近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將出口到烏克蘭的天然氣兩次漲價,且漲幅達80%。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4月5日稱,這是一種“經濟侵略”。白宮發言人卡尼也表示,“不應用能源供應及價格來脅迫烏克蘭和世界”,美國正采取緊急措施,從能源安全、能效和能源改革等方面援助烏克蘭。本月初舉行的第5屆美國-歐洲能源會議的主題,就是如何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顯然,美俄正在展開一場影響深遠的“能源戰”。 天然氣領域是主戰場 兩次漲價后,烏克蘭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價格,從去年底的每千立方米268.5美元升至485美元。這對烏克蘭已瀕臨破產的經濟構成沉重打擊。 在天然氣領域,因能源原因和非能源原因玩“斗氣游戲”和“管道政治”的情形,其實經常可見。主因是天然氣嚴重依賴輸送管線等基礎設施,地緣條件和政治氣氛對天然氣供需關系的影響遠大于石油等其他能源。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之后,俄烏之間關系惡化,兩國就時不時掀起“天然氣大戰”。 根據美國國務院月初更新的數據,烏克蘭80%的石油和77%的天然氣需要進口,大部分來自俄羅斯。俄羅斯還控制著烏克蘭境內多數煉油廠。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特別是天然氣的依賴也十分突出。當前,歐洲天然氣進口主要分為兩部分,管道天然氣主要來自俄羅斯、阿爾及利亞和挪威,其中俄羅斯的比重約為1/3;液化天然氣主要進口自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和卡塔爾。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的公告表明,它目前出口到歐洲其他國家的天然氣價格每千立方米為370至380美元。 從俄羅斯當前表態看,如果歐洲對其采取制裁措施,天然氣仍是俄羅斯首先使用的利器。俄能源部長諾瓦克近日表示,如果歐洲對俄采取制裁,限制從俄進口天然氣,將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至少上漲50%,由380美元/千立方米升至550美元/千立方米。諾瓦克還稱,歐洲大型能源企業都堅決反對對俄進行制裁。3月21日,歐盟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則稱,必須要減少歐洲對俄能源的依賴,并希望以美國液化天然氣取代俄天然氣。 上月24日,在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多國首腦齊聚海牙核峰會之際,美國能源部批準了第7個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報告認為,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的潛在價值,主要在貿易、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等戰略性領域。加上此前美國釋放5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的決定,分析普遍認為,美國在烏克蘭變局中的這一“亮劍”,其意在于開辟能源新戰場,圍繞俄羅斯的核心實力展開一場戰略博弈。 美俄各有牌可打 在這場大博弈中,美俄雙方實力都很雄厚。俄羅斯是公認的世界能源大國,能源綜合儲量目前居全球之首,擁有1/3的全球天然氣儲量和1/8的石油儲量。能源也是俄羅斯財政收入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來源。據總部位于華盛頓的能源咨詢顧問公司的數據,2012年,俄羅斯原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創匯,支撐了其超過50%的財政收入和70%的出口。 隨著頁巖氣革命改寫全球能源版圖,美國作為“能源超級大國”的地位也日益凸顯。國際能源署2011年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稱,沙特阿拉伯將保持全球最大產油國的地位,直至2035年;俄羅斯(而非美國)有爭奪世界頭號產油國的潛力。2012年的同名報告,在基調上有了變化,稱2017年美國將超越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2013年年末的同名報告則最為樂觀地稱,受益于水力壓裂等新技術的應用,美國將在今年第二季度超越俄羅斯,成為非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中的最大產油國,并將在明年取代沙特成為世界頭號產油國。2013年,美國已經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 當前,美國的“招數”包括出口液化天然氣、推進歐洲能源市場一體化建設、為中東歐國家開發頁巖氣等非常規能源提供支持,等等。其中,出口液化天然氣被認為是最能立竿見影的方法。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此前公開表示:“如果總統想要有更強的手腕保護盟友,最好立刻給能源部打一個電話,批準頒發更多的天然氣出口執照。”目前,美國也在鼓勵歐洲盟友將富余的進口俄羅斯天然氣轉賣給烏克蘭,以幫助烏克蘭渡過當前的難關。 新美國安全中心學者伊麗莎白·羅斯博格認為,在長期博弈中,如果美國能夠幫助烏克蘭和整個歐洲開發和多元化其能源供應,這根“經濟大棒”將可以產生更巨大的能源杠桿效應。這一行動暫時不能為烏克蘭或歐洲提供一種快速解決方案,但數年之后,這一能源策略將可產生非常有意義和永久性的影響。 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認為,液化天然氣交易是能源市場發展最為迅速的一部分。美國大規模、長期對歐洲及世界市場出口液化天然氣,將引發全球能源市場的結構性變化,不僅可增強歐洲對俄羅斯的天然氣的議價能力,在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背景下,對日本、韓國等國的液化天然氣出口,也將成為美國大戰略中的一份戰略資產。 對于俄羅斯而言,因為地緣接近的優勢和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40多年的經營,當前牢牢掌控著烏克蘭乃至整個歐洲的能源經濟命脈。國際能源署指出,2035年,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將比2010年增長67%,其中一大部分是對亞洲的管道及液化天然氣的出口。 “戰爭”勝負難料 針對美國加速批準天然氣出口許可證等招數,有分析稱,“普京的麻煩來了”。因為一旦美國成功解除執行近半個世紀的天然氣出口“限令”,俄羅斯的能源經濟將會面臨重大威脅。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估計,每天60億立方英尺這一規模不大的美國對歐洲液化天然氣出口,就可將40億美元的財富從俄羅斯身上轉移到歐洲消費者的口袋中來。而美國國務卿克里4月2日稱,美國將出口比全歐洲當前消費總量都要多的天然氣。如此這般,世界能源格局可能面臨一輪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觀察人士注意到,奧巴馬政府和國會在向歐洲出口液化天然氣問題上出現了難得的一致。《華盛頓郵報》等美國主流媒體,也在呼吁與俄羅斯打“能源戰”。但美國面臨的挑戰其實也不小。美國國內爭議仍很大,反對者擔心大規模出口液化天然氣將拉高美國國內價格,增加企業和居民的負擔,影響能源安全。支持者則爭辯稱,此舉不僅能夠出口創匯,而且將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能創造出新的就業崗位。此外,液化天然氣出口基礎設施建設周期長,且其出口涉及美國5個聯邦政府組織,審批程序也十分復雜。 歐洲方面,成員國視本國利益高于歐盟利益、要借天然氣實現減少碳排放目標、難復制美國經驗和技術等因素,都妨礙歐盟國家在減少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問題上共進退。2011年5月,歐洲經濟“發動機”德國宣布,將于2022年底前終止所有核電站的運行,核電退出后所造成的能源缺口,大部將由天然氣來補足。這意味著德國將進口更多的天然氣。 國際能源署指出,技術進步和價格杠桿,是支撐全球頁巖氣革命的兩大支柱。因為水污染等環境問題,水力壓裂這一關鍵技術在美國及其他國家已經面臨壓力。2012年,奧巴馬政府已經撥款4500萬美元,尋找降低頁巖氣開發對環境影響的方法。而法國已經禁止使用水力壓裂法。有分析稱,如果處理不當,美國的頁巖氣革命甚至可能中斷。 此外,價格是左右全球能源走向的關鍵原因。國際能源署指出,美國在世界石油生產中的領先地位可能是短暫的。因為開采成本要低得多,沙特2030年將奪回全球最大產油國桂冠。而俄羅斯在西部用力“敲打”歐洲的同時,正把目光轉向東方,未來數十年內能源需求都會十分旺盛的東亞市場,成為俄羅斯的新關注點。 布魯金斯學會認為,不應打這場“能源戰”。其研究報告結論稱:美國政府不應以立法或行政手段來鼓勵或者限制液化天然氣出口,出口與否及出口規模大小,應由全球天然氣市場來決定。政府干預可能導致生產者利益受損和對消費者的能源補貼,這有損于美國作為全球自由貿易支持者的形象,還可能產生其他意想不到的后果。 記者劉平 |
關鍵詞:美俄,烏克蘭,能源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