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年后每天將引入百噸“渤海水” 成本翻倍
近日北京的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聽證備受關注。作為一座極度缺水的城市,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僅100立方米。今年投入使用的南水北調工程將一定程度上緩解北京的用水緊張。如果再有來自200公里外渤海的“淡水”支援,必將大大為北京解渴,而這很可能在五年后成為現實。
記者深入河北唐山曹妃甸區采訪了解到,為了緩解北京的水資源供應緊張局面,一項巨大的海水淡化工程已經在曹妃甸投入前期試點應用,預計在五年后正式投產。屆時每天可向北京供應100萬噸淡化后的高品質飲用水。此外,河北省還將推進建設北京-唐山-曹妃甸鐵路通道,將京曹之間的行程縮短至50分鐘。 發布 淡化海水 符合最新水質標準 4月11日上午,冷空氣過后的曹妃甸港灣有些涼意。走在岸邊,一側的海水藍綠清澈,讓人無法想象這是整體水污染較重的渤海。北控水務集團海水淡化事業部總經理王小水告訴記者,曹妃甸海域擁有國家二類海水水質,遠遠好于渤海南部海域,具備開展海水淡化的天然優勢。 距離曹妃甸港一港池不遠處,就是北控阿科凌曹妃甸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公司的5萬噸海水淡化項目已經投產,每天淡化產生1萬噸淡水進入曹妃甸市政管網。公司負責人周海燕向記者解釋了海水淡化的基本流程:淡化海水主要由取水、超濾、反滲透、后礦化等工序系統組成。海水經抽取后,首先需要去除粗顆粒雜質,然后在超濾環節去除直徑150微米以下的細顆粒雜質。反滲透則主要用于去除海水中的鹽分。經過最后的礦化水質平衡環節,海水就成為可以供生產生活使用的淡水。“我們的工藝非常先進,一噸海水可以生產0.46噸淡水,廢棄的濃海水送往附近的企業進行曬鹽和鹽化工生產,體現了環保的要求。”周海燕說。 王小水告訴記者,阿科凌5萬噸海水淡化項目只是北控水務大型海水淡化項目的“牛刀小試”。公司百萬噸級海水淡化項目已經通過河北省發改委上報國家發改委,一旦獲批即可投入建設。“預計在5年后的2019年可以投產。”王小水說,該項目分制水和輸水兩大工程,前者造價70億元,生產能力達每天100萬噸淡水;輸水工程則是一條直通北京的270公里管線,造價達100億元。王小水說,100萬噸的生產能力意味著每年供水超3億立方米,相當于現在全市年用水量的約10%。水質方面,淡化后的海水符合最新的108項自來水水質標準,市民可以放心飲用。 王小水還透露,未來公司還將視北京需要上馬300萬噸/天的海水淡化項目。到那時,每年供應北京的淡化海水將超過10億立方米,約相當于整個密云水庫的現有庫容。他說,淡化海水的成本約為每噸8元錢,在政府補貼以及采取階梯水價等價格調節機制下,市民應該可以接受。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供水的成本為每噸6.59元。 規劃 與京津形成一小時交通圈 曹妃甸距離北京約200公里,自駕車需要兩個半小時。記者了解到,河北省已將唐山—曹妃甸軌道交通項目列入規劃,一旦打通,可以形成北京-唐山-曹妃甸鐵路通道,京曹之間的行程會縮短至50分鐘。 曹妃甸區副區長、曹妃甸工業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貴寶介紹,曹妃甸將加快鐵路和高速公路建設以及曹妃甸通用機場謀劃論證,推進唐山—曹妃甸軌道交通項目,在城市組團間形成15分鐘交通圈,在曹妃甸與唐山主城區、濱海新區之間形成30分鐘交通圈,在曹妃甸和京津之間形成1小時交通圈。 年吞吐5億噸世界級大港 作為濱海城市,港口是曹妃甸的龍頭。通過碼頭,曹妃甸向北京供氣。去年年底,裝載著液化天然氣的首艘船舶靠泊曹妃甸15萬噸級液化天然氣碼頭,天然氣直供北京,確保了北京冬季的采暖。據了解,曹妃甸港規劃建設碼頭泊位263個,全部建成后,港口年吞吐量將超過5億噸,成為世界級大型港口。今年,還將建設液體化工碼頭、綜合保稅區多用途泊位碼頭等。 京津冀自貿區方案已上報 繼上海自貿區建成后,曹妃甸自貿區的申報也已經進入了實質操作階段。記者獲悉,曹妃甸自貿區申請方案今年2月上報國務院后,目前已經批轉至商務部,正在開展相關工作。 據介紹,曹妃甸自貿區將仿照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打造服務于環渤海地區的大宗進出口物資集散中心,以鐵礦石、石油、天然氣、煤炭、糧食、木材等大宗物資為主,與天津自貿區實現功能互補。同時逐步爭取對鐵礦石等大宗物資定價有發言權,力爭形成影響全球的“曹妃甸價格”。 此外,未來曹妃甸自貿區、天津自貿區還將連成片,形成京津冀自貿區,既能促進京津冀一體化,還能解決單一自貿區體量不足的問題。記者獲悉,這一方案也已經上報。 產業轉移主要承接制造業 在承接北京產業轉移方面,張貴寶表示,曹妃甸將以制造業為主對接,此外還有研發機構、大學院校、醫院、養老機構等。他介紹,在去年10月、11月以及今年的3月,他們已經陸續走訪了400多家在京企業。對于承接的標準,張貴寶說,不符合園區規劃、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者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都要關在門外,曹妃甸要有選擇的承接。對于對接的企業,曹妃甸也會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據了解,目前曹妃甸工業區七大產業園區共承接京津產業轉移項目10項,總投資1446億元,涉及鋼鐵、石化、裝備制造、建材、節能環保、物流等行業。 印象 首鋼京唐四千多員工來自北京 對于很多北京市民來說,認識曹妃甸是從首鋼開始的。在2000年之前,曹妃甸只是唐山南部渤海灣上的一片灘涂。北京申奧成功后,為了配合大氣污染防治及自身產業調整升級,首鋼關停了在石景山的污染較重生產線,聯合河北唐山鋼鐵企業在曹妃甸建起一座科技含量高、環保水平高的鋼鐵企業——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4月11日上午記者坐大巴車駛入廠區,行駛了近5分鐘后看到前方的煙囪才意識到進了鋼鐵廠,因為這里太干凈了。除了高爐,所有的廠房都是封閉式的,聽不到噪音,看不見鋼渣爐灰。廠房外的綠化帶倒是隨處可見。首鋼京唐公司副總經理楊春政介紹,搬遷后的首鋼進行了產業升級,過去主要生產建筑鋼材,現在則主要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板材,比如汽車板、家電板、管線鋼等。汽車板供應北汽等知名大廠,家電板則供應海爾、美的等家電名牌企業。 楊春政說,目前首鋼京唐公司共有職工約8000人,來自北京的占到4000人以上。京唐公司能源部部長邵文策1989年參加工作就加入了首鋼,搬遷后他又來到了曹妃甸,他說自己見證了曹妃甸以及首鋼京唐的快速崛起,“我們在用建設北京的熱情來建設曹妃甸。”記者了解到,目前首鋼京唐為開通了往返北京和曹妃甸的員工班車,為員工和家人團聚提供便利。而一些年輕職工已經開始打算在曹妃甸購房扎根,畢竟這里的房價遠低于北京的遠郊區城關鎮。(記者張航)
|
關鍵詞:渤海水,曹妃甸,進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