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您當前的位置:長城網>>河北新聞頻道>>國內

中國接入互聯網二十年:一根網線改寫中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2014-04-18 08:50:11
【字號: | | 【背景色 杏仁黃 秋葉褐 胭脂紅 芥末綠 天藍 雪青 灰 銀河白(默認色)

  千夫指畢傳國作(新華社發)

  押“寶”徐駿作(新華社發)

  玩“火”自焚徐駿作(新華社發)

  凈網朱慧卿作(新華社發)

  游子情蔣躍新作(新華社發)

  1994年4月,正值美國華盛頓櫻花綻放的季節,有一位中國科學家,為了一個渴望綻放的夢想而來。她就是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胡啟恒。胡啟恒利用此次參加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的機會,找到了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負責互聯網對外合作的斯蒂芬·沃爾夫。兩人一交談,沃爾夫就笑了,他很爽快地說:“你回去就可以開通了。”沃爾夫所說的“開通”,指的正是中國互聯網。就這樣,在得到國內高層批準后,中國于1994年4月20日,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

  轉眼20年,胡啟恒已是80歲高齡,中國互聯網兩天后將迎來20歲生日。

  20年里,互聯網給人帶來太多的驚訝,爾后又迅速將驚訝變為平常。如今的我們,已不會為1997年的第一套免費電子郵件系統驚呼;也不會詫異于2006年美國《時代》周刊將年度人物授予“網民”;甚至將2008年中國網民規模躍居世界第一視為理所當然。

  20年里,互聯網幾乎改寫了一切——無論是政治生態、經濟脈動還是社會生活。互聯網20年的成長史,是中國深層次轉變的歷史。

  “廟堂”與“鄉野”再無距離

  1995年2月,一封來自河南省三門峽市的匿名檢舉信寄到了中紀委信訪室,最終將中國的“煙草大王”從高高的“紅塔山”上拉下。從三門峽市到北京,大約900公里,這是當年從“鄉野”到“廟堂”的距離,而今天,這個距離是“零”。今年4月8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開通糾正“四風”監督舉報直通車,漫漫長路,變成了鼠標與鍵盤的幾下敲擊。

  “互聯網已經改變了中國的政治生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褚松燕說。她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中國互聯網20年的發展,不僅增強了官民互動,也在信息傳播的多樣性、快捷性、海量性中開辟了網絡民意的渠道。

  互聯網讓“鄉野”之聲聞于“廟堂”的標志性事件發生在1996年9月。當時,“九一八”紀念日臨近,北京不少BBS(電子公告板)上,有關中日關系的討論驟然升溫,引起了政府的關注。這被認為是網絡論壇參與政治的較早體現。此后,互聯網與政治越發密切。

  2002年11月,人民網強國論壇上的一篇萬字長文——《深圳,你被誰拋棄?》,探討深圳改革得失,引發包括官員在內的上百萬網民熱議。

  熱議,只是激起虛擬世界里的波瀾,而真正讓網絡輿論影響事件進程的是2003年。由網絡輿論點燃的“孫志剛事件”,讓收容遣送制度廢止,救助管理辦法最終出臺。

  在驚覺網絡的影響力后,網民熱情大漲,網絡監督成為一種常規化監督手段。從博客舉報山西婁煩潰壩瞞報事件,到論壇發帖披露江西省新余市“出國考察門”,再到微博曝光“表哥”,揭露“房叔”……中國網民將聊天、娛樂的工具,改造成了參與政治的渠道。

  “網民意見改變著政府的議程設置,影響國家層面和各級政府的決策。黨政領導干部應該適應互聯網發展。”褚松燕說。面對巨大的網絡政治需求,中國政府適時“觸網”。

  1999年1月,“政府上網工程”發起,中國政府信息化建設有了實質性進展。

  2006年3月,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印發《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同年,“我有問題問總理”上線,“民意直達高層直通車”開設,至今仍是民意匯集之地。

  當移動互聯網成大趨勢時,政務微博紛紛開通。據統計,截至2013年,全國政務微博賬號數量超過25萬個,黨政干部微博賬號7萬多個;政務微信總數超3000個。

  工信部信息中心主任黃澄清向本報表示,隨著官民網絡互動的頻繁,官員認識到互聯網對治理國家的重要性。未來互聯網作為我國現代化治理的重要形式,在了解社情民意、政府決策等方面作用顯著。

[1]  [2]  下一頁  尾頁

關鍵詞:互聯網,網絡,中國

責任編輯: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