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于親友圈或員工等集資行為不屬于非法集資
中國銀監會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長羅國良、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韓耀元、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韓浩介紹防范打擊非法集資有關工作情況,發布《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全面啟動2014年防范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長羅國良解讀非法集資時指出,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不屬于非法集資。實踐中,行為人的親友或者單位內部人員開始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使得集資行為呈現出社會性特征,這種情形應當認定為“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屬于非法集資。 公檢法聯合發布的意見中提出,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不屬于非法集資。對此,羅國良指出,《解釋》第一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是認定非法集資的必要條件。法律禁止非法集資的重要目的在于保護廣大公眾投資者的利益。非法集資的社會性特征包含兩個層面:一是集資對象的廣泛性;二是集資對象的不特定性。有的人員沒有向社會公開宣傳,而是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這種情形之下,由于集資對象具有特定性,限定于親友圈或者單位內部人員等有限范圍之內,不是“社會公眾”,因此不符合非法集資的社會性特征。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二款明確規定,這種“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不屬于非法集資。 羅國良指出,實踐中,有的行為人最初是向親友或者單位內部人員吸收資金,但隨后吸收資金的渠道發生擴散,行為人的親友或者單位內部人員開始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使得集資行為呈現出社會性特征。這種情況下,如果行為人明知其親友或者單位內部人員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而予以放任,這個行為性質就發生了變化。根據3月份出臺的非法集資的意見第三條的規定,這種情形就不再屬于“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而應當認定為“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此外,羅國良指出,有的行為人以吸收資金為目的,將社會人員吸收為單位內部人員,然后再向他們吸收資金。這種情形下,集資的對象實際上并不是特定人員,而是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只不過行為人的集資手段更加隱蔽而已。根據《意見》第三條規定,這種情形也應當認定為“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
關鍵詞:非法集資,銀監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