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出事的總是民辦幼兒園
近來,“藥兒園”這個新詞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陜西省西安市、吉林省吉林市、湖北省宜昌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等地,相繼爆出幼兒園給幼兒喂“病毒靈”或板藍根的消息。從目前媒體披露的信息可以發現,被曝光的“藥兒園”基本都是民辦幼兒園,加上之前民辦幼兒園頻頻爆出虐童、校車事故等問題,不由讓人產生了“為什么出事的總是民辦幼兒園”的疑問。 民辦幼兒園已占學前教育半壁江山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王化敏在最近的一次發言中提到民辦園無論從在園幼兒數還是幼兒園的數量都超過了公辦園:“2013年,我國在園幼兒3895萬人,公辦幼兒園占在園幼兒總數49%,民辦園占51.1%,幼兒園的數量中公辦占32%,民辦占67.2%。” 記者就幼兒入園問題隨機采訪了一些幼兒家長,過半的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上的是民辦幼兒園。他們給出的理由不一而足,包括:公辦幼兒園太遠,數量有限;孩子還小,公立幼兒園不讓入學;希望選擇更高檔的幼兒園等等。基于這種種考慮和條件限制,民辦幼兒園成了大部分家長的選擇。 投入不足師資不穩民辦幼兒園苦水多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采訪中提到:“國家曾明確要求政府部門應加大對民辦園的扶持力度。有的地方列出了這筆扶持費用,但是從數量上看扶持力度非常小,占學前教育成本份額很低,這還不足以真正體現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 同時,據北京市豐臺區政協委員、紅黃藍教育機構總裁史燕來反映,由于教師待遇差別,民辦教師隊伍并不穩定,民辦教師發展受限嚴重,這造成了民辦幼兒園難有好教師,影響了民辦幼兒園的發展。 政府對民辦幼兒園監管不足還是過度? 喂藥事件爆發后,輿論普遍指責有關部門在監管方面存在缺失,但耐人尋味的是,在3月1日舉行的民辦學前教育政策建議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英才學院董事長楊文卻明確表示政府對民辦幼兒園的管理過度:“政府對民辦幼兒園是多頭管理,監管職責交叉重疊。教育、衛生、工商、婦聯、街道等部門頻繁考察與指導,民辦幼兒園疲于應付。而且,各部門的指導政策有時互相矛盾、前后不一,這讓民辦幼兒園無所適從。” 據了解,我國的民辦幼兒園在體制上多是市場化經營,自負盈虧。同時,目前尚無專門的管理機構和專職的管理人員對民辦幼兒園進行對口管理。幼兒園管理過程中教育方面歸教育部門管理,保育方面歸衛生防疫部門管理,行政方面則又歸上級主辦部門管理,政府對民辦幼兒園的多部門管理和多頭監管及審批制度反而導致管理上的疏松和漏洞。 “外行”涌入辦幼兒園,想的只是賺錢? 北京市政協委員,21世紀幼兒園總園長朱敏發現目前為數不少的民辦幼兒園是由一些“外行”來辦的:“做房地產的、搞煤礦的、開廠的,都來辦幼兒園。他們很多人只是把辦幼兒園當成了一個賺錢的手段,想的是如何盈利,沒有顧忌社會效益,這就造成了很多問題的出現。而且,這些人沒有專業素養,一些認識不正確,像這次的喂藥事件中,涉事幼兒園負責人并不懂病毒靈其實不能防感冒,對處方藥服用的認識也有問題。” 朱敏透露,中等規模的民辦幼兒園的投入在500到1000萬元,包括房租,人工,器材等一系列費用,而收益大約為各項收入總和的8%到12%,這個收益率雖然不算高,但是比較穩定,還算是一種較好的投資選擇。 民辦幼兒園如何健康發展 學前教育專家張燕認為喂藥事件都出現在民辦幼兒園,說明了民辦幼兒園管理不規范,缺少對生命最起碼的敬畏,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幼兒的出勤率,以獲得更多的利益,這也反映了民辦幼兒園缺乏政府投入的問題:“民辦幼兒園無論是房租水電,還是教師工資都得自負盈虧。現在,政府已經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但絕大多數的經費投入還是給了公辦幼兒園,這樣是不合理的。” 朱敏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學前教育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果要辦的好,大約4個孩子就要配一個員工,這個員工不僅是老師,還有炊事員,保育員,保安等等,50%的開支花在人員身上,北京市規定,一個班的孩子不能超過35人,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就很難盈利了。一些民辦幼兒園一方面希望靠低價吸引生源,一方面又不愿減少盈利,就只有增加學生數量,我見過一個班有85個孩子的幼兒園,這些民辦幼兒園為了在管理上省事就出現了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給孩子喂藥,打罵孩子等問題。因此,政府要落實責任,增加對優秀民辦幼兒園的獎勵,多辦些面對生活困難人群的特殊幼兒園。同時家長也要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讓市場優勝劣汰,把有問題的幼兒園淘汰出去。” 北師大教授劉焱認為,包括前兩年的虐童事件在內,很多法院對于傷害兒童的案件到最后就只能按社會治安罪來定罪,犯罪嫌疑人大概拘留十幾天就能放出來,這是因為在兒童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方面,很多罪都是不太具體的,“一定要到孩子處到什么份上了,威脅到生命了,法律才進行干預,我覺得在法律法規上面,立法應該更細致一點。”(熊旭實習生潘金潔瓊) |
關鍵詞:幼兒園,民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