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位國企高管被查 反腐將與國企改革同步
在被曝接受調查兩天后,華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宋林在上周六(4月19日)被中央免職。據記者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已有十余位國企高管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或“被立案偵查”。 今年以來,無論是中央還是國資委,都對國企反腐工作連續發聲。2013年底履新的國資委主任張毅,曾任職中央紀委副書記、秘書長,并有多年地方紀檢工作經驗。在前任國資委主任蔣潔敏被立案調查之后,“老紀檢”張毅被寄予重塑國資系統公眾形象的期望。 目前新一輪國企改革方案正在醞釀。受訪專家關心,國企反腐如何利用改革契機,打破權力壟斷和資源壟斷,真正實現政企分開,從而切斷權力尋租和利益輸送的制度性通路。 國企改革如何與反腐相結合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對國有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做出指示。按照指示精神,國企反腐必須與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同步考慮、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另有媒體報道,正在醞釀中的國企改革方案,將通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加強產權評估過程的公開化等措施,把反腐建設融入國企改革之中。 在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曉看來,國企腐敗的根本癥結就在于現行經濟制度的不完善。由于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國企改革不徹底,造成監管缺失、產權不明以及市場調節無效,所以才會發生以關聯交易、收受回扣等方式來揮霍國有資產的行為。 “國企反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杜治洲指出,國企反腐必須打破權力壟斷和資源壟斷,前者是要改革權力過于集中的管理體制,后者是要讓國企以真正的市場主體身份參與市場競爭。 廣東省社科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梁軍同樣認為,國企改革最核心的命題,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國企改革有兩條底線:一是區分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的職能;二是讓國有資產擁有更健全的決策、執行和監督體系。 “國有企業的綜合監督機制需要建立健全。”趙曉建議,在社會監督方面,可以考慮讓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對國有企業實施監管和審查;而在內部監督方面,需要賦予企業內部員工管理和監督企業的權利,從而有力地打擊貪腐和保持企業健康發展。 “陽光央企”如何揮別霧霾 2011年以來,國資委多次強調要打造“陽光央企”。2013年8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李克強總理也闡述了這一提法,要求中央企業要用改革的辦法和調結構的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建設“陽光央企”,在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中發揮骨干作用。 《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中提出,要推進國有企業財務相關信息公開,包括穩步推進中央企業主要財務指標、整體運行情況、業績考核結果等信息公開。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蔣洪表示,這是首次在政策文件中系統性提出公開國企的財務信息,他希望可以做到上市公司財報的水平。 評論指出,成為陽光企業的關鍵就是要決策透明、管理透明、薪酬透明。如果以此作為標準,央企的信息公開程度顯然并不令人滿意。比如,國資委近年多次開展國企、央企職工薪酬調查,但從未對外公布過調查結果。2012年一項關于央企招聘透明度的網絡調查顯示,有八成網民都對此感到失望。 “目前國企透明度不高主要有兩方面原因,”杜治洲說,“一是由于內部管理不規范,不敢向社會公開,怕引起強烈的社會質疑;二是對權力監督和制約流于形式。”在杜治洲看來,要改變當前國有企業透明度不高的現狀,必須下大力氣,強力推行決策執行透明化的制度規定。 國企反腐體制創新今年加速 國資委紀委書記、黨委委員強衛東在4月中旬受訪時透露,將探索開展向中央企業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的試點工作,旨在加強對企業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監督。而在今年早些時候,廣州市成為首個由市紀委監察局向市屬國企派駐巡察組的城市,對國企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執行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廉潔自律和干部選任等方面進行監督。 “紀委向國有企業派駐巡視組的做法,實際上是將監督的觸角伸向國有企業,其目的在于改變紀檢監察機關與國有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實現監督的全覆蓋和腐敗的零容忍。這種做法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巡視機構的獨立性是否有保證、巡視方式是否科學。”杜治洲指出。 強衛東還表示,要研究制訂對央企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辦法。記者注意到,成都市已在這方面取得突破,即提出“企業紀委書記、副書記職位出現空缺時,不再由企業提名”。日前,12位由成都市國資委紀委提名、市國資委黨委任命的紀委書記已“空降”市屬國企。 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探索還不止如此。今年5月1日之后,各央企紀委書記將不再身兼其他職務,專職紀檢監察。強衛東認為,這將更好地攥緊拳頭、聚焦中心、突出主業,增強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獨立性是監督機構的生命。”杜治洲認為,這些做法實際上是中央改革紀檢監察體制、提升反腐敗機構獨立性的重要舉措,值得細化具體規則和進一步推廣。 |
關鍵詞:國企高管,反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