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書記花1天時間接訪 稱民心最寶貴不可欺
按照中央有關要求,省委書記秦光榮昨日在省“兩辦”信訪局接待來訪群眾,一天共接待15批次30多名上訪群眾,現場答復、交辦調查或協調解決問題。 “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小事,但對老百姓來說,卻是關系到生存和希望的天大的事。” 上午9時許,秦光榮來到省“兩辦”信訪局接待大廳隨機接訪。“你們不要把我當作省委書記,就把我當朋友,有什么大膽地說。”一句話拉近了距離。 第一位上訪人田智順反映昆明某企業欠繳職工社保長達3年的問題。他說,為這個問題找過很多部門,都被“踢皮球”。秦光榮當即要求相關部門督辦,半個月內解決,給職工一個公正的結果。他嚴肅地說:“這件事反映了有的單位部門對待老百姓的事不上心、不負責。換作是自己家的事情,又會如何呢?” 富源縣的李光成大爺和張小菊大媽因耕地被征用后補償不到位長期上訪。兩位老人口音很重,反復詢問后,秦光榮要求一個月內核實清楚、依法解決。他對隨行人員說:“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小事,但對老百姓卻是關系生存和希望的天大的事。對群眾訴求,不要批來批去落實不了,應該解決的一定要想辦法限時解決。” 來自尋甸縣的劉氏四兄弟反映了移民搬遷中補助不到位等問題,提了10多條要求。秦光榮首先對鄉親們為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他說,你們的要求,有些是合情合理的,必須馬上解決;有一部分確實難以解決,希望你們理解,給鄉親們講清楚。“移民工作不單是搬房子、搬家具,更是做人的工作,一定要把工作做細做實。”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語,讓劉氏兄弟面帶笑容地離開了。 看到省委書記這么坦誠,上訪群眾紛紛表達了訴求。秦光榮邊聽邊記錄,不時插話提問,與大伙一塊兒商量解決的辦法,不知不覺已到中午1點。接待完上午最后一批上訪群眾,秦光榮合上筆記本,感慨地說:“每個上訪群眾都有自己的難處,都不容易,群眾大部分訴求都是合理的。信訪工作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我們一定要把上訪群眾當家人,把上訪來信當家書,把上訪問題當家事。” “對待信訪群眾,不能簡單粗暴,不能回避矛盾、不能糊弄欺騙。” 下午,秦光榮又重點約訪了3批上訪群眾,并與部分上訪群眾代表進行座談。 “封門、堵路……暴力拆遷就像一場噩夢。”回憶起被拆遷過程,云南腎臟病醫院院長葛樹森十分激動。聽到這里,秦光榮真誠地為基層部門簡單粗暴的做法向她表示道歉。 原云南省生物制藥廠退休職工徐永華因企業轉制后待遇問題,8年上訪了150多次。秦光榮嚴肅地說,這是一個典型案例,現在一些干部不敢擔當、不敢負責,遇到矛盾糾紛就躲、就繞,造成信訪問題越來越多,很多問題是干部對群眾的感情出了問題。 聽到徐永華對信訪部門幫助解決表示滿意,秦光榮動情地說:“群眾是最通情達理的,雖然受了委屈,但只要合理訴求解決了,都會感謝黨和政府。這份理解和寬容,是我們做好信訪工作的基礎。” 秦光榮告誡相關部門領導,對待信訪群眾,千萬不能簡單粗暴,不能回避矛盾,不能糊弄欺騙。“民心最寶貴,民心不可欺!”這時,他加重了語調。 “要建立健全督訪制度,要把精力放在督訪、查訪、暗訪上,不要放在截訪、勸訪上。” 一天的接訪,讓秦光榮感觸很多。在座談中,他充滿感情地說,群眾是相信黨和政府才來上訪的,是相信我們能夠解決問題才來訴求的。接待和處理群眾上訪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秦光榮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信訪工作,中央從完善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的高度對信訪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我們“打通最后一公里”,信訪工作就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一個重要平臺。信訪工作面對的多是有問題、有困難、有怨氣的弱勢群眾,這些問題解決好了,就是最有說服力的群眾工作。他反復叮囑各級領導和信訪干部—— “接待上訪群眾是了解問題的最佳渠道,如果我們發現不了問題就是不稱職,有了問題不解決就是瀆職。” “處理信訪問題,貴在‘及時’和‘就地’。及時,問題就不會積累;就地,矛盾就不會上交。” “要對信訪群眾懷有真感情,用心解決利益訴求,決不能只開方不抓藥,只看病不治病。” “要把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和群眾訴求的工作做得更深、更細、更主動,確保老百姓反映問題有渠道,訴苦說理有地方,解決問題有路子。” “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督訪制度,要把精力放在督訪、查訪、暗訪上,不要放在截訪、勸訪上。” “要在全省建立重大疑難信訪案件集中辦理、信訪案件處理全過程監督等制度,對不按要求受理辦理信訪事項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他也希望上訪群眾合理選擇信訪方式,理性表達訴求,通過正常渠道依法依規反映問題。 “在社會轉型期,怎樣處理好各種復雜的社會矛盾和利益訴求,實現和諧穩定,需要每個干部認真思考。”秦光榮的話發人深省。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曹建方一同接訪。(記者謝煒) |
關鍵詞:群眾,問題,信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