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民眾對反腐的信心
2013年9月初,兩則新聞提示黨和政府對互聯網的政策取向:
9月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正式開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到網站調研,要求“了解、收集社情民意,暢通監督渠道”,“重要輿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9月9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布《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不法行為“亮劍”,一批造謠傳謠的大V由此落入法網。 這兩件事告訴我們,面對互聯網這個社會轉型期的“最大變量”,既要善管互聯網,更要善用互聯網,借助互聯網回應社會關切,積極主動應對和引導輿論。 近年來,公眾對反腐問題高度關注。人民網連續13年推出全國兩會熱點調查,梳理了21個話題,邀請網民投票并征集意見留言。今年有近340萬人次參與投票,“反腐倡廉”話題由2013年關注度第三位升至今年的第二位,得票超45萬。 僅在新浪微博,有關“網絡舉報”的博文就有百萬條。一塊名表,一包天價煙,一件奢華佩飾,經網友“眾包”式舉報,都可能成為貪官落馬的導火線。包括網民在內的大眾呼聲,有力推動和配合反腐工作。但也帶來一個問題:網絡反腐有時亂箭齊發,容易傷及無辜,對干部形成妖魔化的“刻板印象”;一些網友往往采取有罪推定,違背現代法治準則;正當的網絡舉報與惡意的網絡誹謗容易混淆,滋長造謠傳謠的不法行為。紀檢監察機關辦案不能僅憑網上的議論和傳聞,需要經過認真而專業的調查,取得充足扎實的證據。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的開通,把充沛的網絡輿論能量納入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軌道。其開通的網絡舉報板塊,一度日均收到舉報800件,網友可登陸查詢舉報辦理情況;“曝光臺”欄目第一時間發布查辦案件的情況,新聞媒體已經開始“習慣”從這里獲悉最新查處的大案要案;“四風”問題舉報窗,吸引了眾多網友發帖提供線索,理性建言。而且,網站還鏈接了其他黨政和司法機關的舉報網站和舉報電話,方便按圖索驥。同時,所有門戶網站都在首頁設置了“網絡舉報監督專區”,鏈接到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等6個黨政和司法機關舉報網站。 這些與時俱進的反腐通道,把網上可能無序化的訴求導入規范化的法治程序,提高了網絡監督舉報的成功率和正能量,用互聯網增強反腐機制的效率、彈性和張力,讓每一起網絡舉報的落實都能增強公眾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信念,增強社會的向心力和粘合度。 網站的另一個特點,是關注反腐大案要案與干部作風的細小問題并重。周周點名曝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以基層違規個案為主,但恰恰是基層干部的所作所為,嚴重影響公眾觀感和干群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拍蒼蠅”與“打老虎”意義同樣重大,遏制群眾身邊的小微腐敗行為,能夠及時發現和化解基層治理中的矛盾沖突,促進社會互信和社會和諧,這是管長遠的反腐舉措。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對那些不收斂不收手的貪官,是一把“髙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對于廣大黨員和民眾來說,網站每一次的及時“發聲”,都是對執政黨反腐信心的極大提振。(祝華新)
|
關鍵詞:反腐,中紀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