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將公開外國賬戶信息 對中國追貪是好事
世界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諾,將自動向其他國家交出外國人賬戶的詳細資料。這是全球打擊逃稅舉措的最重大突破之一。如果要“撬開”納稅人的隱秘賬戶,瑞士的配合至關重要。——英國《金融時報》 瑞士政府7日發表聲明,就其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簽署的關于實施銀行間自動交換信息標準的宣言表示支持。 銀行隱私傳統或終結 銀行間自動交換信息標準由經合組織提出,在今年2月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上通過,旨在通過讓銀行信息在各國司法部門之間自動交換以打擊逃避稅行為。6日在巴黎舉行的經合組織年度部長會議上,包括瑞士在內的該組織34個成員國和巴西、中國、新加坡等13個國家共同簽署了關于實施銀行間自動交換信息的標準。 瑞士金融事務部門7日表示,該宣言凸顯出瑞士通過信息自動交換以打擊稅務欺詐和逃稅行為的決心。 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經合組織成員國、傳統“避稅天堂”瑞士和作為國際重要離岸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加入這一標準,銀行保護客戶隱私的傳統可能終結。 各國自動交換金融信息 根據在經合組織框架下制定的該標準,各國和各司法管轄區有權從各國和各轄區內的金融機構收集所有金融信息,并每年與其他政府和轄區自動進行信息交換。經合組織表示將進一步細化實施規則,并提交2014年9月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通過。據報道,此項信息自動交換的新標準預計將于2017年生效。 簽署該宣言意味著以銀行保密傳統著稱的瑞士將接受這一新標準,承諾在該標準下提交外國客戶的賬戶信息。 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稱,瑞銀致力于遵守全球標準,就瑞士政府參與經合組織制定該標準的進程表示歡迎,瑞銀集團在實現客戶守法納稅方面有著嚴格規定。 視為競爭力之本的瑞士銀行保密傳統由來已久。根據1934年通過的《聯邦銀行法》,瑞士銀行應防止客戶信息被第三方獲知,無論第三方是私人還是官方。瑞士銀行因此贏得全球客戶信賴,吸收離岸財富逾2萬億美元,瑞士也因其銀行業保密傳統缺乏透明、涉嫌幫助客戶逃稅被指責為“避稅天堂”。 縱深 瑞士“金字招牌”該砸不該砸? 詹姆斯·邦德曾有句臺詞:“如果連瑞士銀行家都不能信任,世界將變成什么樣?”作為特工,邦德只相信兩個人:一個是他自己,另一個是瑞士銀行家。這足以說明瑞士銀行的全球盛譽。但是,值得信任的銀行,就一定是好銀行嗎? 吸納全球三成離岸存款 全球三成的離岸存款在彈丸之地的瑞士!該國銀行業的金字招牌,得益于瑞士特殊的中立國地位和數百年銀行業的傳統。 16世紀,大量受迫害的新教徒從法國和意大利逃到瑞士,這些新教徒也帶來了大量金錢,交給日內瓦銀行家打理。瑞士在這樣的環境中,造就了銀行業的高度繁榮,而銀行保密原則成為瑞士經濟繁榮的基石。 1934年,瑞士當局頒布了《聯邦銀行法》,該法第47條明確規定:任何銀行職員都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原則,保守其與客戶往來情況及客戶財產狀況等有關機密。否則將面臨最低6個月到5年的監禁,以及最高5萬瑞士法郎的罰款。 最為重要的是,該保密協議終身生效。不會因為銀行職員離職、退休、解雇而失效。 瑞士各銀行為加強保密,普遍采用了密碼賬戶、化名代號等管理方式,即儲戶只在第一次存款時寫真實姓名,之后便把戶頭編上代碼。為了替儲戶嚴格保密,在蘇黎世和日內瓦有116家專門辦理秘密存儲業務的銀行——這還不算各大銀行內設的私人儲存窗口。 在這些銀行里,不準拍照,不講姓名,有些甚至不設招牌,只標有經營者的名字。而且,辦理個人秘密戶頭的職員要絕對可靠,大都是子承父業,世代相傳,經過良好職業教育。 |
關鍵詞:信息,瑞士,銀行,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