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塞罕壩 52載的“守”與“斗”
衛星遙感下的塞罕壩機械林場。 長城網 張欣 攝 長城網承德8月15日電(記者 張欣)8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河北行”采訪團記者一行來到“千里松林”塞罕壩。在塞罕壩展覽館的參觀結束后,記者們與林場優秀職工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塞罕壩,一個離北京直線距離不足200公里的地方,構成了距京津最近、最關鍵的一道風沙屏障。今天的塞罕壩,森林覆蓋率達到80%,林木總蓄積量1012萬立方米,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森林。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這里卻是一片漫天黃沙、荒無人煙的荒漠。 然而,勤勞勇敢的中國人總能創造奇跡,把不可能的事情變為現實。三代塞罕壩務林人攻堅克難,艱苦奮斗,用52年的時間在高寒荒漠地區,創造了讓沙漠成綠洲、變荒原為林海的人間奇跡,為京津及華北地區生態環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貢獻。 塞罕壩機械林場職工代表張利民。 長城網 張文碩 攝 塞罕壩機械林場北曼甸林場廠長張利民今年40歲,來林場工作已有20年的時間。可以說,他見證了塞罕壩機械林場營林的歷程。不善言談的他,談到在林場工作奮斗的經歷時,卻打開了話匣子。張利民的家住在圍場,那時候,剛上班不久的他要看天回家,“那個時候我們只有在雨雪天氣才能回一趟家,因為好天氣要在林場防火。”據張利民回憶,當時林場離他家僅有21公里,但他騎摩托車就要走上3個小時,用他的話說,基本上一路都是靠著兩只腳搭著地往前走,“當時的路都是土路,一過車就有車轍,冬天凍得地上坑坑洼洼,稍微一滑就容易摔倒。每次回到家脫鞋的時候,襪子已經完全凍住了。”而這些,對于那時的張利民來說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當時基本上大伙兒都是這樣的狀態,很多人都是幾個月回不了一次家的。” 今天,光環和榮譽籠罩下的塞罕壩人非但沒有驕傲,反而感到身上的擔子更重、壓力更大。他們決心繼承發揚“塞罕壩精神”,用獻身“綠色事業”的豪情壯志,譜寫出新時期塞罕壩綠色崛起的新篇章。 |
關鍵詞:塞罕壩,河北行,京津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