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總書記生態觀里“兩座山”的現實擔當
3月5日下午,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講到環境保護時,習近平格外關注。“空氣質量優良的能占多少?”“70%。”這時有人插話說:“有時候是靠天吃飯”。笑聲中,習近平接話說:“不能只靠借東風啊!事在人為。”習近平的生態觀里“兩座山”是關鍵!“兩座山”是什么?答案是“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3月5日人民網) 近幾年來,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富起來了,但是卻面臨更加嚴峻復雜的環境問題。霧霾彌漫,不辨天地,百姓深受霧霾之苦,時刻充當著“城市吸塵器”,日日呼吸的新鮮空氣已經成了關乎民眾生命健康的稀缺資源,還我碧水藍天已成為全國人民共同的心聲。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習總書記的生態觀。此次“兩會”,習總書記將生態環境治理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這質樸無華而蘊涵深意的生態觀中,讓我們看到了總書記立足于國家、民族和人民的長遠發展,把構建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號召黨和政府在謀劃發展時,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建設必須統籌兼顧。 一個國家沒有綠水青山,又怎能擁有金山銀山?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如果人類只著力于發展經濟,而不重視保護環境,這勢必導致環境質量惡化,環境質量的下降又會對經濟發展產生強烈的制約作用,頻頻發生的自然災害和全球性疾病困擾,始作傭者就是人類在發展經濟的時候忽視了環境保護,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絕不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生態環境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一個國家的形象,我們一定要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堅決打贏這場綠色攻堅戰。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保護環境不等于不發展、不前進。只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變“粗放型”為“集約型”,調整經濟結構、格局和體制,不要過分依賴高GDP產出的工業,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同時,工業園區和相關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減排政策,使得污染物逐步減少,而且對三廢要進行深度處理后再排放。 美好、健康的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要保障。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是每個人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此全社會要勇于擔負起“兩座山”重任,多措并舉,狠抓落實,務求必勝。如果我們不能壯士斷腕,不能痛下決心治理環境污染、關停“粗放型”企業,持續惡化的環境會消減經濟繁榮所帶來的福祉,遺禍子孫。所以,為了青山碧水,為了我們共同的美好家園,讓我們凝心聚力,為解決大氣污染,解決霧霾砥礪前行,“既要金山銀山,也要保住綠水青山”是我們共同的追求。(吳樹玲) |
關鍵詞:生態環境,治理,經濟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