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非法胎兒性別鑒定 計生難題背后是養老體制問題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為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決定在全國開展整治“兩非”:也就是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專項行動。從今年5月到10月,各地進入集中查處“兩非”案件階段。 七部門聯合打擊非法胎兒性別鑒定 之所以連續采取多部門聯合集中整治的行動,與我國男女人口性別比多年來始終處于失衡狀態密切相關。目前,世界上有18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生人口性別比高于107正常值的上限,而我國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別結構失衡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波及人口最多的國家。 國家衛生計生委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5.88,也就是說,每出生100名女嬰,同時會有115名男嬰出生。盡管距離“十二五”期末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至115以下的目標還有差距,但相比2009年,這個數字已實現“六連降”。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坦言,當前,打擊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兩非”違法行為難度仍然不小。 李斌表示:“‘兩非’行為是導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偏高的直接原因。2014年,全國新立案查實涉案育齡婦女5157人,共結案8251例,給予重大處罰的732例,只占結案量的9%。“兩非”行為發現、取證、查處難度很大,加上市場需求和牟取暴利的雙重驅動,跨省域的作案增多,在個別地方甚至形成了黑色的暴利產業鏈。” 多位專家提出,由于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多年失衡,在未來20年內,因缺少競爭力而找不到配偶的男性人數將大幅增加,部分男性將通過“購買”形式組建家庭,容易形成婚姻買賣市場。出生人口性別比如果持續偏高,女性在社會人口中比例的萎縮,必然會導致人口再生產能力的降低,出生率水平下降,人口總量和適齡勞動人口規模減少,人口老齡化加快,造成人口嚴重萎縮,影響人口長期持續發展,對社會經濟系統的沖擊是全方位的。 非法胎兒性別鑒定產業鏈形成 在這次的整治活動中,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特別指出,采血鑒定胎兒性別行為也在嚴禁之列。目前在我國多地都不斷衍生和發展進化著為了提前知道腹中胎兒性別而形成并生存的各種所謂產業鏈,采血鑒定就是其中一種:通過一些私人診所抽取孕婦10毫升左右的靜脈血,將其冷藏后托運到深圳,再通過中介轉運至香港,最后由香港的醫療機構進行胎兒性別檢測的“寄血驗子”灰色產業鏈條。除此之外,在各地,也不同程度存在著各種形式的非醫學需要胎兒鑒定的渠道。 在河南鄭州,今天上午,記者佯裝懷有2月身孕孕婦,走訪調查隱匿于都市村莊的診所發現,三分之二的診所都經營有鑒別胎兒性別業務。除此之外,一些診所更是大膽開展人流手術,價格比正規醫院便宜一半。 記者在網上搜尋鄭州胎兒性別鑒定的地方,網上的一些貼吧內出現很多相關帖子。在其中一個帖子上,一位熱心的網友不僅貼出了自己曾經做過胎兒鑒定診所的名字和位置,還把當時幫他做鑒定大夫的電話貼了上去,于是記者撥通了這位胡姓大夫的電話。 交流中,胡大夫告訴記者三個月才能鑒定,還告訴了記者診所所在的位置。關于價格,胡大夫告訴記者:“100,俺這查了也可嚴,一般俺也不做這。” 隨后記者來到位于北環的陳寨,這里被市民稱為鄭州最大的都市村莊,居住著大量的城市流動人口,一些小診所就坐落在小巷深處。記者剛一走進深幽、喧囂的小巷,就看到路南處掛著一個白色的大牌子,上面寫著診所二字,這家診所規模類似于社區診所,大概有200平左右。詢問了幾家診所,有大夫告訴記者如果鑒定出來是個女孩不想要的話,他們這里還可以幫助孕婦做人流手術。 計生難題的背后是養老體制問題 李女士今年32歲,是河南省舞陽縣的一名農村已婚婦女,她和丈夫已經有了一個3歲的可愛女兒,談起自己的生育計劃,李女士告訴記者:“你像我這吧,頭胎是個閨女,二胎我肯定想要個(男)孩兒,孩兒多了咱又養不起,咱不可能要那三四個,第二個咱必須得是想要個男孩兒,要是女孩兒的話就不要了。”像李女士這樣,選擇胎兒性別進行生育的家庭在河南農村并不是少數。 漯河市臨潁縣固廂鎮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在農村劃分宅基地、農田、養老等一系列現實問題,也使許多家庭不得不把“生兒子”、“續香火”看成家中的頭等大事。 李先生自己家,就曾發生過因無兒養老導致老人意外死亡的悲劇:“俺舅十二歲都不在了。俺媽姊妹仨,俺二姨、俺大姨,都各人成家了。就是剩俺姥爺跟俺姥娘他倆獨自生活。俺姥娘不在的時候,俺姥爺自己孤苦伶仃,只有鄉里說叫他回敬老院。晚上出來,老頭眼又不好,自己摸不著自己的房子,大冬天活活凍死。養老設施、敬老院這方面太不健全了,這是一方面。第二,對老年人這個關愛程度不到位。你最現實的是養老體系太缺乏,關愛程度還達不到。” 記者調查發現,“養兒防老”在目前的河南農村仍是養老主體,農村養老體制不健全,成為農村計生難題的更深層問題。 |
關鍵詞:性別鑒定,胎兒性別,婚姻買賣,養老體系,養老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