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的狗肉節更耐人尋味
今年的玉林狗肉節之所以能一掃去年的暴戾之氣,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完全回歸法治軌道。賣狗肉者、吃狗肉者、愛狗者以及當地職能部門都嚴格遵守并執行相關規定 □杜曉 沒有張燈結彩,沒有敲鑼打鼓,沒有鮮花,也沒有掌聲,今天,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平靜地開幕了(6月23日《法制晚報》)。 如果說去年的狗肉節是一部緊張刺激的動作片,時不時就冒出令人血脈僨張的畫面,今年的狗肉節只能算是一部波瀾不驚的劇情片,沒有太多刺激人們眼球之處,一切都在平靜中進行。出現這樣的局面,緣自于吃狗肉者與愛狗者各自退讓一步。對于吃狗肉者而言,不再在路邊耀武揚威般大啖狗肉,而是在店內低調享用,街頭也沒有了血腥的屠宰場面,當地人甚至給愛狗者送來冰棍;對于愛狗者而言,感受到并充分肯定玉林的變化,有些人不再試圖用過于激進的方式阻止當地人吃狗肉,并坦言“吃狗肉是他們的習俗,我不想去改變什么……” 盡管吃狗肉這一頗受爭議的行為仍將會長時間存在,但大大緩和的狗肉節氛圍讓原本對立的雙方感受到了更多不一樣的東西,在相互理解和尊重逐漸建立的過程中,吃狗肉者和愛狗者關于狗肉節的共識也正在形成:這是當地一項重要民俗,很難改變需要保留,但不宜以過于血腥的方式開展。 玉林狗肉節為人們觀察當前很多問題推開了一扇窗:最開始由互聯網引爆,接著輿論場爭議升級,最后在現實中引發沖突。類似的問題是否都能像玉林狗肉節一樣歸于平和,人們不得而知。互聯網信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高速傳播,在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有些時候也讓一些潛在的或者短時期內無法消弭的分歧,以一種過分夸張的方式凸顯出來。就拿玉林狗肉節來說,本來只是生活在一個西南小城的人們夏天的一種飲食習慣,在被互聯網曝光之后立刻引發無數愛狗人士的不滿,隨即蜂擁而至,懷有各種各樣利益者對此也紛紛發表意見,最后幾近釀成大規模沖突。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對于社會經濟快速前行、信息傳播迅猛發展帶給人們的突兀感和生硬感,需要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態努力尋找共識,不要從一開始就陷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維定式,過于指摘對立一方,將其貶斥得一無是處,那將無助于問題的解決,還可能讓事情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在今年玉林狗肉節期間,有一段插曲耐人尋味:在距離玉林市中心4公里的谷山村,舉辦了一年一度的素食節,同樣有好幾百人捧場。人們一方面應該盡最大可能調和不同之處、爭議焦點,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合理合法的獨特方式表達自身訴求,求同存異盡可能多的影響共識形成。 今年的玉林狗肉節之所以能一掃去年的暴戾之氣,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完全回歸法治軌道。賣狗肉者、吃狗肉者、愛狗者以及當地職能部門都嚴格遵守并執行相關規定,維護法律尊嚴,不逾雷池一步。當法治精神、法治信仰占據主導,人們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平等溝通,人與人之間關愛、包容、理解、尊重等諸多正能量能不斷得到彰顯,最終換來的是社會大踏步前進。就像愛狗志愿者評價玉林的那樣,“這座城市比以前進步了很多”。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大背景下,人們在面對所有爭議分歧、矛盾糾紛時最需要尋找的共識就是法治,不管認為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都必須相信法律、遵守法律,在法治共識下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最終迎來共贏的局面。 |
關鍵詞:法治信仰,吃狗肉,愛狗,法制晚報,民俗,依法治國,爭議焦點,劇情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