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指標”為何難治“低溫度”(說道)
商場內中央空調的送風溫度居然設置在12攝氏度;高鐵窗外烈日如火,而車廂內的乘客披著外套還凍得手腳冰冷;上周末筆者在首都某劇場看演出,票面還友情提示:“怕冷的觀眾請自備長袖外套”……每到盛夏,類似的“溫差”大家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其實,作為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領域,公共場所空調使用是有明文規定的。早在2007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的通知》就明確規定:“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攝氏度。”記者所到之處,空調溫度的設置為何如此“任性”?原因無非是這樣的“小事”沒人管,只要交得起電費,空調溫度怎么調都無所謂。 減排既然是“硬指標”,就需要有配套執行的硬措施。“任性”的空調溫度設置說明,如果配套的監管手段和相應的懲處措施,是涉及千家萬戶的約束性規定,往往淪為擺設。近20年來的北京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從1995年開始,北京市陸續出臺了數個禁煙辦法,到處都張貼禁煙標識,但飯館商店從來就沒管住過吞云吐霧者,你要是提醒“這里不讓吸煙”,吸煙者不但不掐滅煙頭還反罵你有病。但今年6月起,這種有禁不止的狀況得到根本改變,原因在于這個“最嚴控煙令”配備有嚴厲、具體的處罰措施:除了吸煙者面臨每次200元的罰款,容忍你吸煙的公共場所也要“連坐”——罰款1萬元,與此同時,還配備了大量衛生監督員,公布了微博、微信等便捷的投訴渠道。 26攝氏度的控制標準落到實處,也有待相關部門出臺“最嚴控溫令”。一方面,根據公共場所的客流量和開放情況,制定更加細致、更具操作性的控溫措施。另一方面,要有嚴厲的處罰手段,特別是對于那些長期置若罔聞溫控不達標的單位,除了罰款,還可以實施懲罰性的高電價等措施。此外,節能的監管部門要暢通微信、微博等投訴舉報渠道,讓那些違規運行空調的單位被置于公眾監督之下,讓每個人都成為節能減排的監督者,奇葩的溫差就可能銷聲匿跡。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2日 16 版) |
關鍵詞:溫差,空調溫度,難治,減排,任性,硬指標,連坐,微博,人民日報,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