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感嘆補習忙 把快樂之門的“鑰匙”還給孩子
導語:“我沒有鑰匙,還不如小樹得意”,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一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小涵寫了一首詩,引起了同學和家長的共鳴。面對這首“控訴詩”,家長們是不是都應該反躬自省?想一想什么樣的生活和教育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沒有鑰匙的星期天》
小學生寫詩感嘆周末補習太忙:還不如小樹得意 最近,重慶九龍坡區第一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小涵同學寫了一首詩,引起了許多同學和家長的共鳴。詩的名字叫做《沒有鑰匙的星期天》,小涵告訴記者,自己最近要考鋼琴六級,周末除了畫畫和奧數,中午還要抽時間練鋼琴,整個周末都很忙碌。 這是小涵在《沒有鑰匙的星期天》中寫下的內容: “小狗‘汪汪’地興奮著,蟬在宣告冬天的結束,春天的到來。風輕輕地吹著,它貌似在向我炫耀。我可真羨慕它們啊!可是我面前這烏黑的大鋼琴,像一個嚴厲的老師架在我面前,以及這堆倒霉的鋼琴考級作業。門已鎖死,我可不想面對他們。……我沒有鑰匙,還不如小樹得意”。 上周,小涵在班級念完這首自己寫的詩后,引起了許多同學的共鳴。過半學生表示周末要上補習班,四成孩子說自己“不想學”。其中,許多孩子的愿望是,希望周末多一些玩耍時間,可是大部分家長都沒有時間陪孩子玩。 請將打開快樂之門的鑰匙還給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些家長,實際上扮演著“大灰狼”角色,成為摧殘“喜羊羊”身心健康的罪魁禍首。都說孩提時光是最快樂的時光,但身上背負沉重學業枷鎖的中小學生,精神世界相對貧乏,心靈比較孤寂,他們過得一點也不快樂。如此成長環境下,小學生《沒有鑰匙的星期天》的詩歌走紅網絡,與其說是一名“天才詩人”的面世,不如說是孩子對家長剝奪休息和快樂權利的一種另類控訴。 其實,孩子們的幸福和快樂非常簡單,就是能夠無憂無慮地學習和生活,身心不被背上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在假期和周末,能牽著父母的手去少年宮玩耍游樂,就感到無比開心。可如今,假期變成了孩子們的“第三學期”,雙休日成為“雙修日”,一些地方的少年宮早已成了第二課堂,好多培訓項目成了賺錢的機器,甚至想要搞到一個培訓名額還很難。在這里,還有多少能開發孩子們智力和興趣、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兒童游戲? 多的只有朗朗讀書聲、練琴聲和舞動的身影。這些所謂的“補習班”、“興趣班”,大多不是孩子自己的興趣使然,而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一廂情愿地“為孩子好”,希望有此“小灶”的喂養,今后他們能進重點中學和大學,夢想自己的孩子以后成為“鋼琴家”、“歌唱家”、“藝術家”。這樣的“好心”無異于拔苗助長。很多孩子從3歲進幼兒園起,身心就背負重荷。 國家一直在倡導為學生“減負”,可是,孩子們依然背著沉甸甸的書包,雖然這書包比我們那時候高檔多了。每天回到家里,還要挑燈夜讀,要完成大量作業,第二天一早又要趕往學校,雙休日、節假日還要去讀“興趣班”,或請家教或去課外老師家補習功課。玩,成了一種奢望,能保證睡眠已經很不錯了。不知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稚嫩的肩膀能否承受如此重負?也許有人會問,現代社會競爭殘酷,不這樣行嗎? 面對小學女生這首“控訴詩”,每個家長都應反躬自省:請將打開快樂之門的鑰匙還給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幸福成長,是每個做父母的美好愿景。既然如此,那就應該順其自然,那就不要違背自然法則,不要“好心”反而扭曲和扼殺了孩子的天性。要讓孩子快樂,就該給他們快樂的空間。在此,呼吁整個社會為兒童快樂成長營造寬松環境,讓祖國花朵開得更美艷。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精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學習興趣的源泉。那么,父母該如何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呢? 當孩子把奶瓶反轉,并且試著從奶瓶的底部來吸奶的時候,當孩子將停下了的玩具火車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動起來的時候,當孩子在公園里專心地看著被風吹得搖搖擺擺的花草的時候,這些都是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探索這個陌生世界的表現。對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值得探索的。此時,大人不要忽視和否定孩子的學習和探索行為,而應該精心地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跟孩子一起去驚異,去提問,去討論,去共同作出結論。 當孩子帶著問題去問父母的時候,父母不應該簡單地將結論告訴孩子。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遠不如讓孩子自己思考“為什么”來得重要。例如,當孩子問“鳥兒晚上睡在哪里”時,你不必直接回答,你可以與孩子一起探討鳥兒在晚上的可能去處;當孩子問“黃色和藍色顏料混合后會變成什么顏色”,你不要簡單地告知“會變成綠色”,你可以說:“是啊,那究竟會變成什么顏色呢?”以此來引導孩子去試驗,去思考,讓孩子自己去得出結論。同時你還可以通過一些開放式的問題,激發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欲望。 能否給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是呵護孩子好奇心的關鍵。父母如果經常給孩子下達一些強制性的智力作業任務,那么孩子會感到是在一種有壓力的環境之中,他們便會將思考問題看作是一種額外的負擔,久而久之,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就會消失殆盡。因此,對于強制性的智力作業,要少些再少些。 為孩子創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 孩子一般都愛聽故事,不管是老師或父母講故事,還是廣播電臺或電視臺播放故事,孩子們總是專心致志地聽,特別是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最能吸引他們。當你講小人書中的故事時,你會發現孩子常常是一邊聽一邊很想認識書上的字,這種主動要求學習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父母可以利用這一時機因勢利導,適當教孩子認認字,不要求孩子寫,更不要求孩子記這些字,只要他們能認識,能把一個小故事讀下來就行。孩子聽得多了,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這些字。會有一天,父母發現,孩子已經能很連貫地把書上的故事瑯瑯上口地讀出來。當孩子在閱讀課外書刊時,家長可利用讀物內容,作為與孩子對話的內容。這樣,孩子在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可以不時地受到啟迪,并逐步養成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習慣。 帶孩子到大自然、社會中去,開闊眼界,提高學習興趣 家長可以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可帶孩子去觀察小樹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長情況;夏天帶孩子去游泳、爬山;秋天帶他們去觀察樹葉的變化;冬天又可引導他們去觀察人們衣著的變化,看雪花紛飛的景象。孩子通過參加各種活動開闊了眼界,豐富了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習興趣。家長最好還能指導他們參加一些實踐,如讓孩子自己收集各種種子、搞發芽的試驗、栽種盆花;也可飼養些小動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啟發他們把看到的、聽到的畫出來,并鼓勵他們閱讀有關圖書,學會提出問題,學會到書中找答案。這樣,孩子的興趣廣泛,知識面擴大了,學習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發展孩子多方面的興趣 一些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在三歲左右就開始對畫畫或樂器產生興趣。特別是孩子進了幼兒園以后,在老師的誘導下,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現了第一次飛躍。最先使孩子產生興趣的一般是畫畫、唱歌和表演,當然這些都是模仿性的。對鋼琴、電子琴、手風琴的興趣都可以在幼兒期喚起,這時不是要求孩子能達到什么水平,而是以喚起他們對各種樂器的興趣為主。下棋更是如此,很小的孩子就喜歡跟大人下棋,當然更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下游戲棋。父母只要做有心人,為孩子們提供一些條件,準備一些簡單的器具,多給孩子講講自己的見聞,多與孩子一起玩,孩子多種學習興趣就會逐漸培養起來。 (據央廣網、光明網、百度綜合) |
關鍵詞:小學生,興趣,教育,補習,減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