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京津冀]文化創新讓京津冀協同發展之花更芬芳
——京津冀協同發展之傳承創新篇 《“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正式印發,這是全國第一個跨省市的區域“十三五”規劃,明確了京津冀地區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規劃》對“十三五”期間京津冀地區的發展提出了九大任務,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協同機制、生態環保聯動機制、產業和科技創新協同機制等成為九大任務之一。 京津冀協同發展,自確定為國家發展戰略以來,從經濟層面、環境保護層面,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以及更高層級的規劃綱要的相繼出臺,相關的改革和措施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當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戰績”。這當然離不開各個領域改革和創新。文化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營養液、潤滑劑、融合劑。全面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當然也離不開文化的滋潤,更離不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京津冀向來不缺少頂級的文化載體和符號,皇家歷史文化、長城文化、革命歷史文化、工業文化、濱海文化、古人類文化等等,每一個都如數家珍,累計起來更是汗牛充棟,不可勝數。面對新的發展形勢,特別是互聯網高度發展和深度影響的今天,特別是在社會趨于浮躁、追求碎片化欣賞的時代,在創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中,真的離不開文化創新這道盛宴。 談論京津冀的文化,當然離不開先從北京的文化開始,談論北京的文化,又必須要談談故宮的歷史文化。故宮文化的博大精深,恐怕世人用一輩子的時光也難賞其全貌。這就需要通過創新,表達形式的創新,傳播途徑的創新和觀展形式的創新等來實現。近年來,在網上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文化創新,真的閃耀著故宮文化創新的俏麗身影。從倍受推崇的故宮文玩時尚小工藝,通過故宮淘寶等媒介向公眾敞開胸懷以來,不僅收獲了不菲的經濟收入,也掀起了公眾對故宮文化的熱潮,這是難能可貴的文化再審視,加深了世人對故宮文化的再認同,也推進了故宮文化的傳承,這當然要把成就歸因于文化創新上。 文化創新是沒有地界的,當然需要更廣泛、更草根基層群眾的廣泛參與。近一兩年來,石家莊文化大廟會,越來越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和廣泛參與。年俗表演,戲劇秧歌匯聚,唐卡版畫展示,花卉游園活動等輪番上演,展現的不僅是一種文化形式,更是文化表達和傳播形式創新,給公眾帶來了文化享受。 之前,中央頒布了《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實施意見》,就是要通過文化體制的改革和創新,使文化不僅成為一項活動,更應成為一種產業,一種純凈和可持續,并能形成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通過文化體制創新,國有文化企業、院團等在市場中的身份發生了轉變,但轉變最大的是所衍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全面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轉眼已是戰略實施兩年的時候,回眸過去的兩年,展望戰略實施的未來,文化創新,必然有它的巨大發展空間和不可估量的巨大能量,創新的不再僅僅是文化形式,而是一個區域融合發展、持續發展的巨大動力,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必定澆灌著營養液,京津冀協同發展之花也必將更加芬芳。(張立) |
關鍵詞:文化創新,京津冀協同發展,十三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