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排憂解難 助農民工“家門口”就業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體系,大力促進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創業”。伴隨著城鎮化加速發展,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特別是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如何大力促進我省農村勞動力不離鄉就能就業?出席全國兩會的我省代表委員展開熱議。 “大力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既有利于加快城鎮化進程,也有利于新農村建設,農村人才斷層、耕地拋荒、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問題也能得以解決。”全國人大代表、張家口市宣化區東望山鄉常峪口村聯合黨總支書記郭建仁認為,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從農業內部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不失為一條最直接的路子。 在常峪口村,以前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掙錢,近年來,該村通過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建立老年公寓,大力發展奶牛養殖、農業種植以及養老產業,讓農民受益,如今有三分之一的青壯年勞動力回歸村里就業。 “我省美麗鄉村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各地應以此為契機,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現代農業、旅游業等產業發展相結合。”郭建仁代表認為,這可以使有限的土地容納更多勞動力就業。 “城鎮化建設中,要多鼓勵創辦一些勞動密集型中小微企業,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的生力軍作用。”全國政協委員、肥鄉縣卜寨村村委會主任劉衛昌說,城鎮化建設中,中小微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作用明顯,但由于資金受限,目前很多中小微企業發展較慢。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加上農產品價格便宜,一些涉農中小微企業甚至由于資金鏈條斷裂而難以為繼。 為此他建議,大力發展面向“三農”和中小微企業的中小金融機構,鼓勵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改制為村鎮銀行,加快發展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專項性、區域性小型融資機構,為其發展“輸氧供血”,以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并擴大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渠道。 在采訪中,我省代表委員認為,近年來各類企業對具備一定技能水平勞動者需求有較大幅度提高,但農村勞動力綜合素質偏低,造成就業層次較低。這不僅制約了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的規模和速度,也制約了轉移層次的提高。 “近年來,我省在推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有些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還有待加強。”郭建仁代表建議,通過專家入村授課培訓、學校專業技能培訓、農村農家課堂專業培訓等方式,引導、組織農村勞動力參加實用技術培訓。通過開展“千企幫千村”“村企共建培訓工程”等活動,引導各類企業開展就近就地培訓,吸納農村勞動力精準就業。 “當前‘五有’農民工返鄉創業熱情高漲。”劉衛昌委員告訴記者,所謂“五有”農民工,即有點技術、有點資金、有點營銷渠道、有點辦廠能力、有點對農村的感情的農民工。他認為,應通過政策、資金扶持等,鼓勵引導這些農民工返鄉自主創業,并積極培養創業帶頭人,形成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創業的良性循環。 全國政協委員、滄州市政協副主席何香久近年來一直關注農民工群體。針對農民工缺乏長期安心城鎮就業的信心,導致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穩定性差、流動性較大的現狀,他建議,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制度對接,徹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同時,深化農村土地管理政策改革,保障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益,鼓勵農村人口到城鎮落戶。 |
關鍵詞:勞動力,就業服務,美麗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