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地方談]讓我們一起走進大眾旅游時代
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全文提到“旅游”共計四次,其中在2016年重點工作中明確提出,“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3月5日中國網) 當前,旅游已經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一種常態化生活方式,旅游消費也呈現大眾化、經?;?。旅游業是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產業,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各方面,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國旅游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2015年,我國國內旅游突破40億人次,國民人均出游2.98次,旅游收入過4萬億元人民幣。這無不證明我國已進入“大眾旅游時代”,也折射出民眾對外出旅游的推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坦白地講,十幾年前,能離開家門到國內的景區旅游一趟已很讓人羨慕,更別說出國旅游了,那簡直就是奢想。如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人們外出旅游休閑度假再普通不過了,從最初一窩蜂式的盲目扎堆、快餐式的“到此一游”,已轉變為現在更加注重自由舒適的自駕游、深度游,對旅游品質的追求可謂“水漲船高”。為此,各大旅行社相繼推出“定制線路”、“深度旅游”、“高端旅游”等旅游項目,大眾化旅游正在逐漸走向個性化、私人化。 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那種“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瘋狂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的淺度旅游,逐漸不被消費者買賬,而深度旅游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可以有更多時間去感悟當地的歷史、文化,可以有機會涉獵當地的風土人情與日常生活,可以親身體驗到當地的人文特色、生活習俗。說到底,這種深度旅游可以理解成“慢調生活”,能夠讓人實實在在地踩在地面上,用腳步來一點一點丈量,這也是人們推崇深度旅游的意義所在。 從本質上說,旅游是一種文化活動,是一種審美體驗,但在經濟利益的驅逐下,很多景區過多地強調了景點的旅游價值,大多是娛樂項目、美食節之類的宣傳,而忽視了景點文化內涵與文化價值。同時,一些旅行團利用“低價團”、“零負團費”的手段吸引消費者,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招徠顧客,然而途中變本加厲地“詐取”游客錢財,讓參團者“騎虎難下”,也讓眾多消費者叫苦不迭。大家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任何旅行社都不可能推出一條虧損的線路,外出旅游要多一個心眼,不要一味追求低價,防止掉入旅游消費陷阱。 走進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呈現出全社會消費、全社會投資、全社會貢獻、全世界交流、全要素全產業融合發展的全大眾特征,旅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拉動了經濟增長,也帶動了就業。不過,類似“青島大蝦”事件,也暴露出了部分地區旅游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迎接大眾旅游時代,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特別是要更加注重提升自然、人文環境的質量,加快補齊旅游基礎建設短板,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健全完善旅游服務體系,最大限度地滿足民眾的旅游需求。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走吧,讓我們一起走進大眾旅游時代,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親近自然,看不一樣的世界。(劉鳳敏) |
關鍵詞:大眾旅游時代,消費,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