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您當前的位置:您當前的位置 : 長城網 >> 河北新聞頻道 >> 國內

80年前奧運就現場直播 越洋電報貴記者不敢"注水"

長城網 作者: 2016-08-11 22:32:49
【字號: | | 【背景色 杏仁黃 秋葉褐 胭脂紅 芥末綠 天藍 雪青 灰 銀河白(默認色)

看了這個題目,你或許會有些驚訝,或許會覺得我有點故弄玄虛,奧運會現場直播這么潮的事,怎么可能出現在80年前?其實,我一點沒有跟你打誑語,1936年8月,柏林舉行第十一屆奧運會時,國內多家廣播電臺直接與比賽現場的電臺接通,直接實時轉播開幕式,對重大比賽的轉播也“快如閃電”,前所未有。而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收音機就已飛入了廣州“尋常百姓家”,所以不但球迷們天天抱著收音機,與奧運賽場“零距離”接觸;連各報新聞記者也常守在收音機邊,挖出猛料,再以生花妙筆,寫成大稿,以吸引讀者,勝過同行。要知道,那時新聞大戰之激烈,與現在并無太大差別呢。

采寫/廣州日報記者王月華

初識奧運

“奧林匹克”

譯成“吾能比耶”

“奧林匹克”四個字,在今天家喻戶曉,不過,在上世紀初,人們卻很少使用“奧運會”這個說法,而多以“世界運動會”呼之。比如,1936年8月1日,柏林奧運會開幕,《大公報》就推出了《第11屆世運會特輯》,而唯一與中國隊一起漂洋過海的隨團記者馮有真,將自己采寫的報道命名為《世運代表團隨征記》,可見“世運”這個稱呼,已經約定俗成。

不過,“世運”這個四平八穩的詞兒,并不是國人對奧運會最初的稱呼。要知道,“奧林匹克”最早是以“吾能比耶”這個激動人心的稱謂傳入中國的,細論個中緣由,也是一個蠻有趣的故事。我們上一次說了,1936年8月,中國第一次派出大規模的體育代表團,參加柏林奧運會,國內各媒體也第一次進行了大規模報道。不過,早在1928年7月底開幕的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中國就派出了一個“兩人代表團”,前去觀摩奧運,其中一人是當時的中國駐丹麥公使;另一人是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名譽干事宋如海,當時正在美國春田學院留學,他受當時中國奧委會主席王正廷的委托,從紐約搭船前往阿姆斯特丹,觀摩奧運,并收集資料,為中國選手以后遠征奧運做準備。

宋如海在看臺上目睹各國健兒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奮力拼搏,激動得不能自已。于是,他一連多日奮筆疾書,先后寫下了14篇通訊,詳說奧運會的方方面面,并從阿姆斯特丹通過海郵寄回國內,發表在《申報》上,而“奧林匹克”四個字,就被他翻譯成了“吾能比耶”,真是十分形象精彩,且蘊含了“吾人均能參加此項比賽”的意思。《申報》刊登的時候,就直接冠以“吾能比耶”的標題,這是國內最早的關于奧運會的報道。

由于《申報》在廣州的發行網絡挺發達,于是,成千上萬的市民就通過《申報》了解了“吾能比耶”的精彩。有趣的是,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于1928年7月28日開幕,8月12日閉幕;但《申報》直到8月21日才刊登了“吾能比耶”的第一篇報道,至10月31日才登完最后一篇,而宋如海本人早在半個月前回國了,當時海上郵件傳遞之慢,由此可見一斑。

激烈競爭

報紙爭做特刊 引爆新聞大戰

一轉眼,8年過去了,“吾能比耶”的觀念在國內逐漸深入人心,媒體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待到1936年8月第十一屆奧運會舉行時,遠征柏林的數十名中國運動員就成了各報關注的焦點,新聞大戰一觸即發。我們在以前的“檔案解密”專欄里說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被稱為“報館街”的光復路一帶就有百來家報館,彼此競爭十分激烈,但凡國際國內有個風吹草動,都有報紙出來大書特書一番,遇見中國首次組團參加奧運這樣的大事,想來它們更不會放過。不過,或許是年代久遠,或許是搜索方法不對頭,我一時半會沒有找到合適的史料。幸運的是,我在當時最有名的兩份報紙——《申報》與《大公報》上找到了大量報道,這兩份報紙的發行網絡遍及全國,在廣州的擁躉也頗不少,從它們濃墨重彩的報道中,你或許可以聞到當年各報新聞大戰的硝煙味兒。

奧運尚未開幕

新聞大戰開打

說起來,《申報》與《大公報》80年前進行奧運報道的套路還真挺“潮”的,像編特刊、做號外、刮猛料、約獨家專訪這些今天業內常用的手法,當時它們已經用得相當嫻熟了。奧運會開幕前半個月,《申報》就已開始逐日報道奧運火炬傳遞情況,在奧運會期間更設立了“奧運專版”,重點報道中國選手的表現,而《大公報》也推出了《第11屆世運會特輯》和圖片特輯,除了反映中國選手在賽場上的英姿,還報道了不少花絮,像《德明星市長招待我女選手》、《我國國術表演大受觀眾歡迎》、《世運火炬出發時希臘少女向太陽取火》等,讀來令人饒有興趣,至于當時奪得百米賽跑的冠軍史蒂芬、奪得撐竿跳冠軍的梅杜斯等知名“女神”,兩家報紙也不忘上幾張“玉照”,一飽讀者眼福。

越洋電報太貴

記者不敢“注水”

那時,說到對中國代表團的期待,誰也不會奢望“首金”,大家只是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盼著中國選手沖進決賽,所以,在田徑選手幾乎全軍覆沒之際,撐竿跳選手符保盧沖進決賽,簡直像為大家注射了一劑強心針,于是,8月6日的《申報》與《大公報》都在頭版頭條刊登了這條新聞,碩大的標題下面,還有現場實時傳真回來的圖片,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彌足珍貴。

不過,如果你更細心的話,就會發現,柏林奧運會期間,盡管《申報》和《大公報》都刊登了約500篇文章,但長篇報道并不是特別多,多的是兩三百字的短稿,有時一個奧運專版,可以裝下近三十條稿件,這當然是因為發稿太貴的緣故。要知道,那時發稿可是要用越洋電報的,越洋電報到底有多貴,我因為找不到具體的價目表,所以不敢亂說;但根據當時國內新聞電報每個字三分錢(0.03銀圓)的收費標準,發一篇稿子回來肯定不便宜,故而特派記者必須惜字如金,若要敢寫“注水稿”,回來肯定會被老板罵個半死。

不變情懷

大賽凌晨轉播 球迷通宵守候

電報太貴,記者不敢放開手腳,幸而那時廣播開始普及。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舉行之際,BBC、NBC與CBS等廣播公司進行了零星報道;而1936年柏林奧運會舉行之際,組委會專門設立了一個廣播中心,與44個國家的有線或無線電廣播電臺連通,其中就有中國。在國內,除了官辦的廣播電臺外,還有一些民營廣播電臺都對開幕式進行了現場直播,人們只要守在收音機旁邊,就能“零距離”接觸開幕式現場了。

看到這兒,讀者你或許會問了,那當時廣州是不是家家都有收音機呢?因為一時查不到確切的資料,這個我也不敢說。不過,20世紀30年代初,一臺收音機的價格不過十來元,相當于一個中等收入者半個月的工資,所以買臺收音機,真不是什么難事,而根據1930年一期《市政公報》的記載,當時“市民多裝置收音機收音,以資娛樂,同時市內發售此項收音機的商店,亦如雨后春筍”,想來當年守著收音機,聽賽況的市民大有人在。

舉個例子,1936年8月8日凌晨1時(柏林時間7日18時),中國籃球隊與日本籃球隊比賽,凌晨3時,“中央通訊社”特派柏林的記者就向國內球迷轉播了這項賽事,估計當年城內也有不少球迷守著收音機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時至今日,80年過去了,如今體育賽事的傳播手段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球迷們通宵守候,為中國隊加油的心情可是一點都沒變呀。

來源: 廣州日報

關鍵詞:申報,奧運會,大公報,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無線電廣播電臺,奧運火炬,奧林匹克,世運,零距離,球迷

責任編輯:劉延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