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為什么不感動(行與思)
課堂上,六年級的孩子在觀看紀錄片:30年間,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親人都不知道他究竟干什么。屏幕上,當93歲的老母親見到30多年未曾謀面的兒子時,對黃旭華的兄弟姐妹說:“三哥的事情,你們要見諒。”此時,老師的眼淚差點掉下來。 “同學們,你們感動嗎?”老師擦擦眼睛,情不自禁地問。沒想到,很多孩子搖搖頭。為什么?老師吃驚極了。“我覺得這離我們太遠了,雖然說不感動好像不太像話,可我還是想說真話。”一個孩子誠實地回答。 孩子,你為什么不感動?這可能是思想品德課上老師們最撓頭的事情。一份在自己看來近乎完美的教案,故事導入、啟發引導、總結升華,可孩子們卻不買賬。有時候,即使孩子能把正確答案寫在考卷上,老師心里也“不托底”,因為不少孩子即便“入了腦”,也未必“入了心”。 孩子為什么不感動?有很多原因。比如,十來歲的孩子很難理解30年不見面意味著什么。作為獨生子女,也很難理解兄弟姐妹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親情。所以,在這堂課的選材上,老師恐怕就有些不足。 但說到底,感動是道德實踐內化于心的過程。很多孩子特別是城里孩子,一出生就被近乎“泛濫”的愛包圍,父母、學校、社會無論對他多么好,他都很難被打動,因為他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對此,有的學校組織城里孩子和打工子弟交朋友,當親眼目睹“另一個世界”的境況時,很多城里孩子眼淚下來了,有的一下子就改掉了大手大腳的習慣,有的還主動省下零花錢幫助貧困同學。所以,思想品德課僅靠說教是不夠的,要更多地在道德實踐上做文章,在內化于心上下功夫。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11日 18 版) |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關鍵詞:孩子,老師,另一個世界,思想品德課,人民日報,道德實踐,黃旭華,教案,同學,核潛艇 |
責任編輯:劉延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