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放棄高薪去新疆種田 遇沙塵暴毀幾月心血
最近,34歲的慈溪小伙張狄,在朋友圈發了一組圖片:棗苗、黑枸杞…… 這是他在新疆和田辛苦三年的回報。他說,這一刻突然明白了當初政府扶持的初衷:沙漠的綠色植被,可以防沙治沙,沙漠變良田,還能帶動當地農民脫貧。 放棄杭州高薪工作去新疆種田 一場沙塵暴,幾個月的心血毀了 3年前,張狄還是在杭州一家通訊公司工作的IT男,年薪近50萬元,在杭州有一套150平方的房,還買了車,生活水準相當高。 2012年底,他和老婆去河南丈人家過年。當時丈人的一個鄰居在新疆和田種地,聊起了當地的種植業,張狄一下子來了興趣。 坐著飛機去了一趟新疆,看了當地的日照條件,回家后,他決定:辭去杭州的高薪工作,去新疆荒漠種地。 2013年年底,因為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張狄拿到了1萬畝地。靠著慈溪人骨子里的創業勁,對農業一竅不通的張狄,開始學習種植。 沙漠地里種植,有一個訣竅,邊平整邊種植。大大小小的沙包平整下來,已到2014年的早春。 第一年先開墾了1500畝地,準備種紅棗。棗苗種下,五月的一天,一場沙塵暴,死了一大半。 這是張狄第一次見識到了沙塵暴的威力。在苗兒發芽的3-5月,沙粒飛揚的日子,每隔10天就會上演。他跟工人一起想土辦法,往小苗上罩沒有底的紙杯,可用處不大。 張狄不甘心,帶著人員馬上進行補救,沒有出苗的,立即人工點播補種;已經出苗的,挖出紙杯倒出沙子,然后再罩在上面。 20多名工人連續工作了一個月的時間,才完成補救工作。 大棗扎根,枸杞掛果 接下來他要種葡萄和花椒 沙漠里惡劣天氣持續上演,但這些棗苗在張狄的照看下,深深地扎根在了這片沙漠地里,頑強地挺過了各種考驗。 第一年收成不高,但手握著雞蛋大的和田大棗,張狄笑了:這是夢的開始。 那一年,他的棗每公斤賣到了18元。 今年1500畝駿棗已全部嫁接完成,今年產量預計能夠達到300噸左右,按去年行情銷售額可達500萬元。 南疆種的多是紅棗、核桃,品種單一,如果行情不好,經常要虧錢。吸取教訓,今年他引種了一些耐干旱、耐貧瘠的經濟作物,比如今年種植的1000畝黑枸杞已經掛果,接下來,他還計劃種植香妃葡萄、韓城大紅袍(花椒)等新品種。 “真正的收成應該在明后年。”張狄信心滿滿。 |
關鍵詞:沙塵暴,種田,高薪工作,棗苗,沙漠,新疆和田,小伙,枸杞,花椒,大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