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培訓機構亂象:傍互聯網融資后“跑路”(圖)
暑期里,各種類型的培訓機構火爆 文/ 羊城晚報記者 唐波 圖/羊城晚報記者 王俊偉 1 亂象 誘導收費,學生“一無所獲” 培訓機構的第二大亂象便是集中在收費上,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培訓機構通過設置多種課程,誘導學員繳費。此外,在收費的標準上,也沒有進行統一。 今年7月底,來自東莞石排鎮的10多名女孩子將一家名為“菲菲”的美容培訓學校告上法庭,他們原本是這所培訓機構的學員。從今年4月開始,包括小樊在內,在石排打工的這些女孩子看到了東莞市菲菲美容美發職業培訓學校的招生宣傳單,職業技能培訓、免費安排工作、協助創業開店……在校方宣稱的巨大誘惑下,她們報名參加了這所學校的培訓,以化妝全科班為例,學費高達4800元。 “上了幾天的課程后,校方就要交3500元的考證費用,隨后,校方還推薦小樊報名一個名為‘金色人生’的項目,培訓八天,收費達到了兩萬元。”小樊說,她最終選擇了“金色人生”。交款后,原本說的8天學習時間,后來變成了5天。“其中一部分內容與美容美發似乎毫不相關。”小樊說,更讓學員們郁悶的是,整個課程學到的專業知識不多,反而更多的是銷售技巧。7月以來,20多名女孩子聯合起來,多次找校方討說法卻沒結果。 記者觀察: 調查中記者留意到,各種培訓機構的收費根本沒有標準,師資力量也是貨不對板。一些培訓機構都稱擁有多少專職老師,以及在校的老師兼職等,但在給出的課表安排中,大多都在周末,而有一部分授課老師,竟然還只是在校大學生。 “我們收費確實沒有統一,標準還是看你孩子的情況。”在東華中學附近一家培訓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孩子的學習基礎不錯,收費就低很多,反之則高。 進入暑期后,各種類型的培訓機構火爆不迭。但近段時間以來,東莞培訓市場卻不太平,各種無證辦學機構頻頻浮出水面、一些培訓機構關門跑路事件不斷發生…… 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東莞培訓機構分為教育輔導和職業技能兩種,但兩種類型中不少機構均如野草般無序生長,存在無證經營、亂收費、大打招牌等諸多亂象。包括東莞市人力資源局、教育局等在內的主管部門均坦言,由于存在法律真空地帶,相關部門在監管上存在一定難度。 2 亂象 傍互聯網,融資后“跑路” 去年開始,“互聯網+”概念開始在東莞家政培訓行業風靡,但是時隔一年之后,包括“淘家政”等在內的O2O家政平臺及培訓學校卻銷聲匿跡了,不但卷走了學員的學費,還讓眾多投資者血本無歸。 去年5月,東莞首個家政O2O平臺——淘家政綜合服務平臺正式上線。8月4日,看著東莞頂好家政職業培訓學校大門上張貼的封條,雷千香欲哭無淚,因為一墻之隔就是她加盟“淘家政”的家政中介店,尚處于裝修中就被房東——當地村委會給封了,原因是頂好家政學校的老板跑路了,欠下了員工工資。 今年年初開始,淘家政旗下的培訓機構頂好職業培訓學校開始招生,校方宣稱可以開展母嬰護理、育嬰師、營養師、推拿師、催乳師等培訓科目,并可以頒發國家認可的職業培訓證書。與此同時,“淘家政”在東莞轄區內的四家加盟店也先后開始裝修開張,按照先前“淘家政”的老板唐某的承諾,頂好學校就是為這些加盟店培養員工的,雷千香便是其中一名加盟者。 但直到7月底,唐某卻突然宣稱頂好學校倒閉。雷千香稱,事后她才意識到這是個騙局,“唐某以‘互聯網+’畫了一個餅,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和加盟商然后跑路”。 記者觀察: 羊城晚報記者發現,除了家政,包括美容美發、教育輔導等培訓領域紛紛傍起互聯網。大多都聲稱開發APP等線上平臺,同時擁有眾多線下加盟實體店。但實際上,很多類似的線上平臺,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實體店。“有培訓機構來找我們,要求我們掛他們就業基地,或者加盟商的牌,每月給一點費用我們,但從來就沒有給我們這里下單過或者派人來上班。”位于東莞西平一家家政服務公司負責人透露。 3 亂象 無證經營,打“擦邊球” 今年春節過后,東莞長安鎮不少家長都選擇了一個名為“七XX”品牌的培訓班,據說可以激發孩子右腦,大幅提高成績。培訓班約定每周末在長安開課,課程總共約40節課,總費用6800元。但家長們交錢之后卻出現了一系列奇葩的事。首先,這個培訓機構在長安鎮并無固定場所,而是在其他培訓機構內借用一間課室。其后,約上了20節課,授課者開始越發“不靠譜”。家長彭女士說:“我們按照他要求的時間,把小孩子送過來,但是他這周上課了,下周他又不來了,一下子說胃痛,一下又說身體不舒服,有時候又說跟別的課沖突了。” 而讓家長們沒想到的是,當他們找到長安鎮教育主管部門投訴時,竟然得知這家培訓機構根本并沒有在教育部門有任何登記。經過調查顯示,該機構并未取得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只在2009年取得過工商營業執照,其經營范圍僅限嬰幼兒早期智力開發咨詢,不含教育培訓。然而,這家機構的培訓記錄顯示,該機構開辦7年多來從事了大量教育培訓工作。其負責人鄧某近日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竟還坦誠地表示,因為無證辦學,他曾多次被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約談,至今多年時間還是沒有被強制關停。 記者觀察: “這就是無證機構打的一個‘擦邊球’,如果去工商局辦登記,沒有教育局的辦學許可證,登記項目中就不可能有‘培訓’字眼。”業內人士李先生透露,“辦理登記條件并不高,但一些機構為了逃稅、省錢或貪圖省事、擔心消防不過關等不辦證。”李先生說。 4 亂象 傍高校名師,偷偷“掛牌” 在東莞西平明致商務中心5樓,有一家打著“北京大學——金口才”的培訓機構,以培訓播音主持、演講口才等為主。記者走進這家機構發現,其門口的諸多宣傳牌上宣稱,其授課“名師”包含有來自北大、清華等地教授。但這家機構并未取得北京大學的授權,一名值班老師解釋稱,由于其之前一名顏姓導師是北京大學的教授,所以就打上了北京大學的招牌。這名老師還告訴記者:“如今,顏教授已經不在北大了,我們招牌也沒來得及換。” 記者觀察: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打名校招牌分三種情形:第一種確實是合作辦學,這種在東莞不多;第二種是交費“掛靠”,讓對方授權,這種情況約占市場20%般;還有一種就是自己偷偷掛牌,對一些高大上的名校又不可能天天過東莞巡查,這種情形約占到市場50%以上。 |
關鍵詞:培訓機構,跑路,亂象,課表安排,互聯網,培訓市場,淘家政,擦邊球,掛牌,名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