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智造”解開良渚文明千年不倒之謎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距今5300——4200年左右,在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廣袤土地上,良渚文化在這方美麗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了一千余年。而良渚先民打井修渠,建造水壩更令考古界、學術界贊嘆不已,其中的塘山水壩更是被稱之為“中國水利第一壩”。在強調實用和精巧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祖先的“杭州智造”是如何延續文明的。 良渚大壩塘山遺址 坐落在遺址北側的塘山土垣,與天目山余脈及東苕溪走向完全一致,塘山遺址南起瓶窯栲栳山與南山,往北到彭公的毛元嶺轉彎向東,全長約10余公里,寬度40至70米不等,現存高度3至5米左右。它一經發現,即被考古界、學術界認定為“中國水利第一壩”。這條大壩防洪原理是中間堵、兩頭疏,堵疏結合,與大禹治水有相通之處。 圖中的紅點是已經發掘和測年的水壩黃點是調查發現但沒有正式發掘的水壩紅色回字是良渚古城 它的底部均用礫石作鋪底,并用附近山上的黃泥進行堆筑夯實,逐層加高。在堆筑過程中,中間還夾著一層30至50厘米厚的礫石層,起加固堤壩的作用,以防止洪水沖擊帶來破壞作用。考古學家稱,塘山土垣即是良渚文化時期的西險大塘,是東苕溪流域最早的防洪設施,作用就是堵截遺址區北側的大遮山諸峰來的山水。 良渚博物館內塘山大壩的沙盤模型 已被考古學家們認定為“中國水利第一壩”的良渚塘山土垣,證實良渚先民已有防洪工程的同時,卻也留下了一個疑問:塘山土垣遺址的水利設施主要是阻擋西北面的洪水,但不能阻擋安吉、湖州、德清等地的洪水,良渚先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經考古調查,終于有了新發現:先民們在原彭公鄉北去湖州,西去安吉的三岔路口,向西順山勢走向,利用山與山之間山凹處,用人工堆筑了一道防洪大壩——“彭公大壩”,其巧妙的防洪功能,是良渚文明得以繁榮的一個重要屏障。 利用山凹人工堆筑防洪大壩。從彭公三岔路口向西至奇鶴村的奇塢山大壩,全長約6.5公里。而另一條大壩是從彭公奇鶴村馬家山西南方向,堆筑至密峰垅山為止,全長為5公里。這兩條為阻擋分流西、北兩方洪水而建的大壩,大大減輕了塘山土垣遺址大壩的壓力。 這座良渚先民人工堆筑的大壩,東西長約120米,底寬約60米,頂寬20米,高度10余米,東側連接自然山體直到德清。上面5米為山上的黃泥,向下10余米則是青膏泥,堆筑十分考究,約20厘米一層,上面還鋪一層蓆草,進行夯實再往上鋪。 據了解,青膏泥上面鋪蓆草,一是在夯筑時不會把泥土粘上來,二是能加固堤壩韌度與牢固度,有防止滲水的優點。使用青膏泥堆砌,這在良渚文化中僅見于彭公大壩。崗公嶺地處山凹,地勢較低,也較深,湖州、德清大量的來水都要往這里流,所以大壩建筑要求要寬且堅固,而青膏泥恰恰有這個優點。 這些大型水利工程修建年代很早,即使是在良渚文化早中期修成也應有4800年左右。從至今考古中良渚中心遺址群沒有被洪水沖淹過這一點來看,證明它的修筑時間應該是更早一些,或是與良渚古城與王陵高臺墓葬群產生的時間相同步,是我國歷史上有據可考最早的水利工程。 |
關鍵詞:G20,杭州峰會,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