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號列車何以踏入精準扶貧軌道
“千山萬壑,鐵壁銅墻!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78年前的一首抗戰歌曲《在太行山上》謳歌了廣大抗日軍民英勇殺敵、不畏犧牲的豪壯情懷,其中代表歌詞“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一度成為抗日戰士們的錚錚誓言。時至今日,地處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正肩負著“貧窮在哪里蔓延,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的時代使命。(6月2日人民網) 三年前,總書記為阜平縣指明了扶貧路。現在,阜平縣正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原則進行精準脫貧,逐步走向致富路。“阜平”號列車何以踏入精準扶貧軌道? 精準扶貧,群眾積極性是前提。扶貧工作,必須以貧困戶為主體,讓群眾燃起主動脫貧的信心,積極投身到脫貧致富的實踐中來。有了好政策,再把群眾發動起來,把群眾的積極性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前景就一片光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引導、扶持和服務,幫助群眾解放思想、開闊眼界、提振信心,擺脫小農思想和惰性心理,變廣大貧困戶從被動接受幫扶為積極主動脫貧致富。阜平人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擺脫“等、靠、要”,立足縣情確定了“三年大見成效、五年穩定脫貧、八年建成小康”的奮斗目標,以沖天的干勁向貧困宣戰,向小康進軍。編制完成了《燕山—太行山片區阜平縣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建設規劃等126項覆蓋全領域的系列規劃,為縣域發展與脫貧攻堅提供了指引藍本。 精準扶貧,選準扶貧項目是關鍵。只有項目選得準,與具體實際緊密結合,符合客觀規律,才能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大多數農村只有土地這一項資源可利用,如何根據當地實際,選好充分利用資源的好項目,真正達到向土地要錢的目的是重中之重。多年來,阜平人依靠在極少的耕地上種植玉米、土豆、紅薯等粗糧艱難地在太行山區生活著。通過赴承德市平泉縣參觀考察,聘請專家實地調研論證,將發展食用菌作為推動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彌補氣候和土質寒涼的農業發展劣勢。已完成流轉土地6300畝,香菇大棚2500余個,覆蓋貧困戶3000余戶。至2017年,優質食用菌生產基地面積將達到3.2萬畝,實現全縣4.4萬貧困戶全覆蓋,生產總值達到28.8億元,食用菌產業增收9.6億元,戶均增收2萬余元。山溝里的農產品如何擁有市場?將電商業務發展作為農產品外銷的“金鑰匙”,主動與阿里巴巴集團、京東商城等國內知名電商對接合作,成立了全省首家縣級電子商務體驗館,還建成了京東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讓互聯網為脫貧插上騰飛的翅膀。 精準扶貧,干部履職盡責是保證。脫貧致富,群眾是主體,干部是關鍵。干部帶好頭,群眾有勁頭。只有干部與群眾一起苦、一起過、一起干,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阜平縣從縣直單位和鄉鎮抽調骨干力量,組成了209個幫扶工作組,脫離原單位,駐村開展幫扶工作。鄉鎮副科以上干部每人分包20戶貧困戶,其余鄉鎮干部分包5戶以上貧困戶。工作組成員分包縣領導和鄉鎮干部包戶之外的所有貧困戶和農戶。實現貧困村全覆蓋聯系、貧困困戶全覆蓋對接、工作隊全覆蓋進駐。逐鄉逐村建立幫扶臺賬,逐戶逐人落實幫扶責任。積極創造幫扶條件,充分發揮幫扶單位職能優勢,幫助群眾解決一系列發展難題,激發了干部群眾潛能,奏響了扶貧攻堅“大合唱”。 全省扶貧號列車出發的汽笛已經拉響了。各地應像“阜平”號一樣,一定要讓這希望的車輪滾滾向前,讓它安穩行駛在精準扶貧的軌道上。(邊建軍) |
關鍵詞:阜平,精準扶貧,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