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九次黨代會報告解讀(五)
建設生態文明 呈現燕趙之美
一群灰鶴在衡水湖上空自由翱翔,與城市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記者賈恒趙威攝 制圖/褚林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是中央交給河北的重大任務,是全省人民的熱切期盼,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必然要求。 趙克志同志在黨代會報告中對提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水平作出了重要部署。 生態環境美,是美麗河北建設的要義之一。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生態環境質量也是最易感知、最為直觀的指標。今后五年,我省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聚焦突出問題,大力開展污染治理,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海綜合整治,讓燕趙大地盡快呈現天藍、地綠、水秀的美好景象。 堅持不懈治理環境污染——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 【報告要點】“實施‘藍天行動’”“加強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排放和污染治理” 【報告解讀】過去五年,河北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生態環境治理取得了實效。但是總體來看,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大氣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任務很重。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圍繞實施“藍天行動”,報告提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加強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排放和污染治理,加強京津冀聯防聯控,提高科技治污能力。以及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等新能源,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加快核能建設。 【報告要點】“實施‘碧水行動’,推進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地表水、地下水統籌治理” 【報告解讀】近年來,我省不斷完善水污染防治責任體系,出臺50條措施“劍指”水污染,啟動實施重污染河流環境治理攻堅、白洋淀和衡水湖綜合整治、縣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安全防護3個專項行動,取得了實效。 立足以往,部署未來,“碧水行動”將重點推進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地表水、地下水統籌治理,推動上下游、干支流聯合治污,重點整治重污染河流,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 專家認為,報告就水污染治理提出的部署,突出重點、著眼統籌、綜合施策,有助于提升科學治污能力。 【報告要點】“實施‘凈土行動’”“集中治理受污染農用地” 【報告解讀】《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了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重點,并明確了“凈土行動”的目標,到2020年全省土壤環境狀況穩中向好。 為實現以上目標,我省提出要綜合考慮土壤類型、土地利用類型、土壤污染類型和程度等因素,科學施治、有序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 此次報告又對“凈土行動”的實施,從制度建設和治理重點兩方面給出了進一步安排,提出建立分類分級管理制度,集中治理受污染農用地,嚴格控制工業污染物排放和農村面源污染。 全面推進生態修復——將各類開發活動嚴格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 【報告要點】“精準確定生態功能分區” 【報告解讀】近年來,我省強力開展山水林田湖海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然面臨生態空間不足、生態環境脆弱等問題。 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實現對癥下藥、科學修復。今年,《河北省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規劃(2016—2020年)》劃定了生態功能分區:以縣(市、區)為基本單元,構建“一核、四區、多廊、多心”生態安全格局,同時劃定了森林、濕地、草原、海洋、河湖水域等生態保護“紅線”,提出了空氣、水、海洋、土壤環境質量底線,設定了能源、水資源、耕地等資源消耗上限。其目的就是要將各類開發活動嚴格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全面推進生態修復。 報告就生態修復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明確要編制并實施白洋淀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規劃,建設國家公園。加快引黃入冀補淀等重大水利工程和山區中小水利工程建設,加快滹沱河、衡水湖、北戴河近岸海域等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抓好河流治理和現代水網建設等。 【報告要點】“加快‘再造三個塞罕壩’”“實施太行山、燕山綠化攻堅” 【報告解讀】綠色,厚植美麗河北,扮靚美麗河北。專家認為,植樹造林既是生態工程,又是富民工程,要與生態修復、生態旅游結合起來,以生態承載旅游,以旅游促進發展。 讓燕趙大地遍染翠綠,報告提出,加快“再造三個塞罕壩”,加強京津風沙源治理和水源涵養區建設,實施太行山、燕山綠化攻堅,搞好冬奧會綠化工程,打造一批環首都森林公園,提升城市和鄉村綠化水平。 近年來,我省全力以赴打好造林綠化攻堅戰,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要按照深化改革、多方籌資、地方為主、國家支持思路,建立多元化的植樹造林投融資機制,完善激勵政策,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植樹造林、發展生態經濟。”專家表示。 值得期待的是,我省將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多種樹、興水利、快轉型、奔小康,圍繞“再造三個塞罕壩”,下大力抓好張家口塞北林場、承德豐寧千松壩林場、承德御道口林場植樹造林,使其發揮更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報告要點】“依法取締違規采石場,加強露天礦山整治和生態修復” 【報告解讀】作為礦業大省,我省開采礦山數量眾多。礦產資源開發在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2015年,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山體修復工程,恢復地形地貌景觀、植被生態。到2020年,大中型礦山基本達到綠色礦山標準。 橫下一條心,拿出硬舉措,全省上下積極行動起來。近年來,我省關停整治露天礦山505個。今年前9個月,我省應修復綠化的197個礦山跡地已竣工173個。 隨著依法取締違規采石場,加強露天礦山整治和生態修復等舉措的實施,不久的將來,礦山“瘡疤”一定會再披綠裝。 促進經濟生態協調發展——建立循環型產業體系 【報告要點】“要按照生態化的理念優化產業模式” 【報告解讀】鋼鐵產業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上水平,石化產業瞄準綠色化、循環化主攻方向,食品工業努力做大做強綠色食品新領域……近兩年來,我省著力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現代產業體系。 按照既有規劃,我省到2020年,將創建10家綠色工業園區和100家綠色工廠,建設100個能源管控中心,綠色制造水平明顯提升,以企業為主體的綠色制造體系初步建立。 與既定目標銜接,報告明確指出,要按照生態化的理念優化產業模式,加強資源節約利用,推進重點產業、工業園區、大型企業循環化改造,積極推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生產方式,建立循環型產業體系。 按照有關部署,我省將積極促進資源利用循環化。優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布局,統籌京津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設。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促進生產、生活循環鏈接。實施循環經濟惠民工程,推廣鋼鐵、電力、化工等行業及污水處理等領域低品位余熱回收供暖技術。 【報告要點】“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發展環保服務業” 【報告解讀】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環境治理方面的重大制度和方式創新。與傳統的“誰污染、誰治理”不同,第三方治理可以提高污染治理的專業化水平,有效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但從總體來看,我省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處于起步階段,仍需要積極培育、大力扶持。 此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我省將“推進生態建設項目產業化,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意味著需要更多環保企業的參與,更多環保技術的引進和應用,以及相關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之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河北省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管理辦法》明確提出了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幾個重要領域,以及建立排污者負責、第三方治理、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創新機制。根據相關安排,我省將對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機構實行信用管理,由環保部門負責建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機構誠信檔案,納入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加快環保服務業發展。 報告還提出,“依托生態優勢發展林下經濟、健康養生、休閑旅游等產業,培育一批生態旅游觀光基地,讓生態美起來,產業強起來,百姓富起來”,專家認為,產業化取向有助于促進全省經濟生態協調發展。 完善生態建設體制機制——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報告要點】“推動環保工作法治化”“探索環境治理市場化” 【報告解讀】《河北省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規劃(2016—2020年)》《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實施方案(2016—2017年)》……近年來,一系列關系生態建設的政策法規方案出臺,促進了我省生態建設體制機制的進一步完善。 進一步做好頂層設計,深入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報告提出,推動環保工作法治化,完善環保執法與刑事司法的聯動機制,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持零容忍。探索環境治理市場化,建立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完善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交易權等約束性資源交易機制。 有關專家認為,推動環保工作法治化,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建立治根本、管長遠的環境保護制度體系。除了修訂完善相關地方性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強化相關標準,保障環保執法有據可依。同時,探索環境治理市場化,可以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同時,鼓勵各地去探索嘗試。 【報告要點】“推進嚴格監管常態化” 【報告解讀】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解決難點之一在監管,如何讓監管落到實處,關鍵一點是明確責任。 推進嚴格監管常態化,意味著環保執法會越來越嚴格。報告提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實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有關專家認為,系列制度建設及設想,旨在讓各地黨委、政府感受到環境保護的壓力,切實擔負起責任。 此前,我省已經明確,每兩年左右對各設區市和省直管縣(市)督察一遍,督察結果作為對被督察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干部使用、組織處理的重要依據,并出臺了有關辦法。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將為推動各項治理措施落地提供重要保障。 |
關鍵詞:黨代會,解讀,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