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的中心是人民
北方地區怎樣實現冬季清潔取暖,讓群眾溫暖過冬的同時也讓霧霾天少下來?垃圾分類制度如何才能有效推行,讓人們的生活環境不再被垃圾困擾?農村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如何實現資源化,讓農村能源來一場革命?養老院的服務質量該怎樣提高,讓2億多老年人頤養天年,讓他們的子女無后顧之憂?住房租賃和房地產市場怎樣規范發展,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食品安全該如何監管,讓13億多人“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時,強調要準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黨中央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出發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為全黨樹立了最好的榜樣。 這樣的路線圖,勝過激昂的樂章。從驅車300多公里深入太行山深處,只為看到真貧,到不遠千里踏進湘西武陵山區,深入少數民族貧困村訪貧問苦,再到在江蘇的基層衛生院詢問看病方便不方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及繁華的城市街頭,也抵達偏僻的貧困鄉村。風雨兼程的調研、飽含深情的探訪,展現出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須臾不忘的人民立場。 冬季取暖、垃圾分類、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養老院的服務質量、住房問題、食品安全,這些民生實事在習近平總書記心里,都是大事,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以上6件民生實事成為中央高層會議的議題,給全社會以明確的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不僅要注重經濟增長,更要確保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靠把一件件民生實事辦成辦好。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準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涵,對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至關重要。全面小康的中心是人民,這決定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整個過程中,都要始終堅持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指向和最終目的,讓人民群眾有越來越多切身的獲得感。黨中央率先垂范,為全黨樹立起崇高的標桿。 從嘉興南湖上的一條小船,到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執政黨,我們這個政黨的成長軌跡,標注著永不消褪的人民本色。讓發展的每一步都踏準人民的需求,這樣的小康才更全面,這樣的幸福才更實在。 |
關鍵詞:小康,中心,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