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大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看點究竟在哪?
新年伊始,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這次給公眾帶來沖擊的并非中央紀委以打虎拍繩閃亮開局,而是破天荒地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推出了一部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片中主角也并非像《永遠在路上》那樣記錄腐敗官員,而是對準近來查處的各級紀委干部。這種堅持刀刃向內、直指自身的做法,釋放出“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與韌勁,一時引來觀者云集,給社會帶來的影響也是異常深遠的。 長久以來,在公眾印象里,紀委就是執紀部門,從來都是查別人的,而自己被查似乎前所未聞。事實上,這種觀念不僅對于普通人來說感覺稀奇,就是對像原中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這樣的司局級干部都曾經天真的認為,紀委就是“保險箱”,進去了就等于有了“保險繩”。 正是在這種錯誤觀念引領下,個別紀委干部在權色利誘面前,或半推半就或毫無掩飾,使本是阻止貪腐的“防火墻”,淪為官商之間的掮客,使本是打虎拍蠅的執紀者,蛻變成監守自盜的階下囚。可以說,這樣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然而世上終究沒有賣后悔藥的,即使一夜白頭,即使淚流成河,但卻無法阻止時光倒流。 明眼人看到,在已開播兩天的中紀委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像魏健、朱明國、鐘世堅等一批違紀違法紀檢干部的所作所為的確是發人深醒,也從更深層次揭示出,反腐無禁區,在黨紀國法面前,沒有特殊黨員,沒有特殊領域,沒有哪個部門崗位是設在紀律紅線之外的。如果說曾經哪個地方有短板待補的話,如今一批違紀違法紀檢干部被嚴肅查處,就恰恰證明了黨內監督正在朝著制度化、全面化方向日臻完善,伸手必被捉,是今后反腐的常態,任何違法亂紀行為都會被查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古以來說的都是一個常理。正如明代政治家錢琦在《錢公良測語》中所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須自成。”意思是,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這應該是一個基本常識,更是對各級紀檢監察干部的最基本的要求。試想,如果紀檢監察干部知法犯法,其造成的社會影響似乎會更加惡劣,久而久之透支的是黨和人民的信任。由此,筆者以為,“打鐵還需自身硬”,就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必須加強錘煉,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監督加強自身建設,用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紀檢監察機關只有真正做到自身硬、自身凈,才能讓監督執紀問責更有底氣、更加硬氣、更具權威。 可喜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執紀理念,加強自身干部隊伍建設重拳頻出,敢于解決內部“燈下黑”的問題,切實的讓群眾看到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和意志。如今《打鐵還需自身硬》其實向公眾展示的便是紀委自身“剜肉割瘡”的階段性成果,彰顯的是中央今后反腐的信心和決心,值得各級鏡鑒和反思。 反腐無止境,永遠在路上。期待各級紀檢監察干部讀懂《打鐵還需自身硬》背后的寓意,認真領會紀錄片的精髓,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以更出色的反腐成績,回應黨內關切和人民群眾期盼。 |
關鍵詞:打鐵,干部,紀檢,監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