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關注如何確保年內70萬貧困人口摘窮帽
把做強產業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
2016年12月25日,在饒陽縣高端農業示范園,工作人員正在現代化智能聯棟大棚內管理盆栽蔬菜。饒陽著力打好產業精準扶貧攻堅戰,形成了以果蔬特色農業產業為主,光伏、金融等產業為輔的扶貧產業新模式。記者趙威攝 閱讀提示 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繼續發力,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確保年內70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力爭15個貧困縣摘帽出列。如何精準發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成為今年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大家認為,要通過聚焦重點、攻克難點、創新機制,激發扶貧內生動力,把做強產業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 聚焦脫貧攻堅重點——突出抓好重點區域脫貧攻堅,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幫扶 今年是脫貧攻堅承上啟下、全面突破的關鍵之年。重點區域和重點群體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關系到整個脫貧攻堅進度。 “突出抓好張家口、承德壩上地區和保定深山區等重點區域脫貧攻堅,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培育壯大集體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5000個貧困村每村支持50萬元;突出抓好低保對象、長期患病者、孤寡老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的幫扶。”談起今年全省脫貧攻堅重點,列席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的省扶貧辦主任魏存計表示。 位于太行山深處的保定市阜平縣,把“五個關鍵”作為今年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阜平縣委書記郝國赤代表說,阜平緊緊抓住收入、住房、教育、醫療、保障五個關鍵方面,齊發力、促脫貧,力爭年內實現1.58萬人穩定脫貧。 低保對象、長期患病者、孤寡老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是貧困程度深、發展能力弱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突出抓好重點群體的幫扶工作,建立低保線動態調整機制,推進低保制度與扶貧政策有效銜接。 “該保的保好、該兜的兜住。”省民政廳廳長趙風樓委員表示,我省實行低保線與扶貧線“兩線合一”。去年,全省各地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2855元/年以上。今年起至2020年,各地農村低保標準,由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根據當年國家扶貧標準、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全省農村平均低保標準等因素確定。各市確定的農村低保標準,不得低于國家扶貧標準。推進低保制度與扶貧政策有效銜接,確保到2020年現行扶貧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破解脫貧攻堅難點——打好易地扶貧搬遷硬仗,用產業“造血”激發扶貧內生動力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實效。代表、委員們認為,制約貧困群眾脫貧的因素很多,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客觀因素,不少貧困地區“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二是主觀因素,必須推動外部幫扶與激發內生動力更好結合。 “我省著力解決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2016年全省計劃分兩批啟動12.6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實際啟動15.2萬人,力爭2017年底完成搬遷安置。在此基礎上,今年壓茬啟動其余26.8萬人搬遷,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總計42萬人搬遷安置任務。”省發改委主任陳永久代表表示。 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陳永久代表說,我省重點抓好集中安置區與產業園區“兩區同建”。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啟動產業扶持項目802個、勞動力轉移項目80個,覆蓋安置區貧困人口9.6萬人。 易地扶貧搬遷落到實處,位于張家口壩上地區的沽源縣貧困群眾已經得到實惠。沽源縣委書記郭有和代表介紹,沽源縣已啟動5708戶、13764人的搬遷工作,占全部搬遷人口的73.1%。縣里因地制宜打造旅游示范村和高端養殖、蔬菜種植、商貿物流等特色產業園區,實現產業園區對安置區全覆蓋。 用產業“造血”激發扶貧內生動力。如今,產業扶貧之花不只開在搬遷安置區,更綻放在河北的廣大貧困地區。 優化扶貧產業布局、實施六大扶貧工程、增強產業帶動能力,魏存計向記者描繪了今年我省產業扶貧的路線圖。在優化布局中加快扶貧產業轉型升級,我省將建設太行山生態綠色扶貧產業帶、燕山立體經濟扶貧產業帶、壩上多業互補扶貧產業帶和黑龍港精品糧菜扶貧產業帶;實施特色農業、光伏、旅游、家庭手工業、電商、就業六大扶貧工程;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作用,使貧困戶參與和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好政策、好產業有了,還要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提高其自我發展能力。”河北農業大學科研院院長李博文委員建議,應加大科教扶貧工作力度,培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技能;發掘李保國式的扶貧典型,用靠科技勤勞致富的事實,激勵貧困群眾想脫貧、真脫貧。 創新脫貧攻堅機制——在完善財政扶貧資金增長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持續發力 “經過2016年的攻堅,我省實現了減少100萬貧困人口的年度減貧目標。相對容易脫貧的貧困戶已經出列,今年脫貧攻堅的難度比去年更大。”魏存計表示,今年我省將著力創新脫貧攻堅機制,推進脫貧攻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完善財政扶貧資金增長機制、推廣“政銀企戶保”金融扶貧模式、用好土地扶貧政策、健全對口幫扶機制、強化脫貧考核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持續發力。 贊皇縣縣長王濤委員建議大力推廣股份合作利益聯結機制,變項目資金到戶為權益資本到戶,持續增加農民收益。他說:“要抓好資金保障、科技支撐、市場對接三個關鍵,把貧困群眾轉變成拿租金、吃薪金、分股金的‘三金’農民。近年來,贊皇先后建起10家3000畝以上的現代農業園區,覆蓋貧困人口1.5萬余人。” “應完善財政扶貧資金增長機制,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放大涉農資金使用效益。”郝國赤代表介紹,阜平一方面完善涉農資金整合方案,加強涉農資金管理,確保涉農資金使用安全高效;另一方面結合政策性貸款有關要求,推動以涉農資金擔保進行政策性貸款,用于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惠農項目。 當前,我省正在開展脫貧攻堅成效核查驗收工作。對此,臨城縣副縣長劉貞哲委員建議,要嚴格貧困退出機制,提高脫貧質量,堅決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他認為,脫貧工作做得好不好、貧困群眾有沒有脫貧,不能自說自話,應切實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構建多元化立體式監督考核評價體系,保證脫貧攻堅不作假、有成效。 |
關鍵詞:代表委員,脫貧,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