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益建:妙手仁心豎起民之脊梁
四川愛心醫生:梁益建 2013年5月,一張手術后醫生枕在用兩把小板凳支起的“床”上熟睡的照片在網絡上咖UN廣為流傳,感動了許多人。照片上的這名醫生就是四川省成都市第三醫院骨科主任梁益建。拍照時,他剛剛完成一臺持續五個小時的脊柱矯形手術。 從2008年治愈了人生中的第一例極重度脊柱畸形,到現在主刀上千場矯形手術,八年里梁益建讓上千脊柱畸形病人“挺直腰板”。這些病人75%以上是脊柱側彎130°以上、輾轉求醫無門的重度脊柱畸形者,被呼吸衰竭、心臟衰竭侵蝕著生命。而當他們來到成都,聽到梁醫生那一聲“可以入院”時,才又點亮了生命的希望。 一雙妙手,扶正“禁區”中的脊柱 “手術太過兇險,回家好好休養。”2014年,因為脊柱側彎出現呼吸困難,于建紅曾在各地求醫2年,這句話他聽過很多遍。直到投醫至北京306醫院,一位醫生告訴他,“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梁益建也許可以治,他不收就沒人敢收”時,于建紅已經連發短信的力氣都沒有。 要來號碼,于建紅的妻子試探著向梁益建發了一條短信咨詢。“可以入院,越快越好!”很快,信息點亮屏幕,也點亮生命的希望。去年8月8日,于建紅從滄州出發;一天后,已經陷入半昏迷的他被送進成都市三醫院骨科手術室,梁醫生親自手術后推進ICU觀察;2天后,于建紅情況好轉,進入普通病房;現在,他恢復良好,獨立上下樓梯都沒問題。 胡正軍是梁益建的大弟子,他心中的梁醫生是有自信也有勇氣。脊柱側彎的許多病人在教科書上都被列為禁忌,手術風險極大,許多醫院和醫生都不敢收這樣的病人。但是梁醫生不怕。70度、120度、180度……梁益建一直挑戰著禁區,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經過反復經驗積累,盡最大努力進行手術和治療。 多年的治療讓梁益建從患者身上總結出一整套經驗,專利發明了矯正脊柱畸形的牽引設備“頭盆環”,逐漸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專家。一例脊柱三維360度螺旋畸形病例,患者術前術后如脫胎換骨,堪稱“世界最難”。在這個專業領域,他一次次證明,手術難度系數高、風險大,被許多醫院稱為“禁忌”的病例,成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一片“仁心”,為患者四處奔走募集善良 王毅來自浙江金華,今年20歲。“第一天見梁大夫的時候,他就直截了當地告訴我,我的病情已經很嚴重了,讓我趕緊辦理住院手續進行治療,我當時就感覺幸運終于來敲我門了。”王毅回憶與梁益建相識第一天的情景。在此之前,無論是在醫藥歷史悠久的“六朝古都”南京,還是匯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的北京,他得到的答案都是無法治療。 讓王毅感到更為幸運的是梁益建不僅能為他治病,還處處為他節省費用。鑒于王毅的特殊病情和家庭情況,梁益建主動聯系器械廠家,為王毅免費安裝價值20萬的鈦合金架子。王毅說自己并不是特例,“為了讓我們患者能盡快得到治療,梁大夫處處為我們著想,節省費用,向醫院申請減免,還四處募集資金,聯系廠商,與公益基金合作,甚至還嘗試過在茶館募捐。這完全顛覆了專家醫生在我心中的形象。” 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的貧困戶劉任富身體彎曲達153度,下腹部和大腿緊貼著,無法平躺入睡。 “能治!”梁益建聽說了他的情況,立刻回復。收到的回應令他又喜又憂,家庭收入與治療費相比顯然是杯水車薪。“等我籌到錢就來接你。”了解情況后,梁益建留下了這句承諾。 不久,梁益建專程趕到涼山州與劉任富見了面,帶著很多的照片回到成都,開始籌集手術費用。拿著照片去找器械廠家,給他們講劉任富的經歷,希望廠家能捐助,廠家同意了;又將劉任富的照片和書面情況貼在閑暇時常去的一家茶樓里,人們的愛心在這里聚集了。 “善款不經過我的手,都是直接捐給指定病人。”這些年來,他帶動社會愛心人士投入幫助脊柱畸形患者。據不完全統計,在梁益建的努力下,獲得幫助的患者目前已接近200名。經過治療,一個又一個的患者恢復了正常的消化功能、呼吸功能,形象變好了,人也變得自信了,顯得神采飛揚。“每當看見那些患者站起來,我感覺非常幸福,他們成了一個正常人,中國人少了一個殘疾人。”說起自己的工作,梁益建充滿著激動和自豪。 如今,梁益建每年都要抽時間去貧困山區、藏區義診。很多次與病人的相遇,就是在義診的過程中。“今年6月份,我們還要去青海一趟。”關于未來,他透露自己還有個目標,將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打造成國家級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治研究中心。 梁益建始終自謙自己只是小醫生,卻站上醫學的巔峰。他用自己的妙手仁心,扶正一個又一個彎曲的脊梁,打開患者們被折疊的人生。 |
關鍵詞:中國夢,實踐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