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應該如何讀王小波?
生活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而錘煉之后是灰燼還是精華就仁智各異。 ——王小波《黃金時代》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的詩印證在王小波身上,是再為合適不過了。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猝然離世,距今整整二十周年。這期間,他的書至少被20家出版機構出版,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書店的書架上,長盛不衰;每到他逝世周年,人們自發舉辦懷念活動;每年都有新的人關注他,閱讀他。 當一個作家的作品年復一年地被印刷,被閱讀,中間仿佛有一股神秘的東西在來回游動——那是穿透力,那種能夠穿透時間和空間的偉大的文化魔力。具有這種魔力的,就將成為經典。 隨書附贈王小波寫給友人的親筆信 為了打造王小波作品集,出版方組織了精干的編輯團隊,重新閱讀,重新編排,重新校對。光校對就進行了五次,將原有作品存在的錯字、漏字、不規范的地方,均做了修訂和更新。李銀河教授提供了所有王小波的已出版作品和未出版的手稿,以及王小波全部的書信和照片。在新版中,《黃金時代》和《沉默的大多數》里均附贈了王小波寫給友人的親筆信,讓讀者可以更親切地感受王小波。 在設計方面,編輯們秉著“將經典做成暢銷,將暢銷做成經典”的理念,啟用《百年孤獨》《解憂雜貨店》的設計團隊,采用線條的方式勾勒出符合作品氣質的圖片作為封面,走前衛和高端的路線,以期吸引更多90后和00后的關注。 本套書分為上下兩輯共十三本,上半年出版七本作品,分別是五本小說:《黃金時代》《尋找無雙》《革命時期的愛情》《紅拂夜奔》《萬壽寺》以及兩本雜文《沉默的大多數》《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下半年將出版余下的四本小說、一本雜文、一本書信。 李銀河對全套書親自進行了校勘。不夸張地說,這套王小波作品集將是市面上最亮眼、最準確、最有特色的版本。不久之后,這個版本將會“一統天下”。 經典再造啟迪當下 當今社會瞬息萬變、日新月異,讓人目不暇接,信息更迭的速度、人們生活的步履都在加快,社會壓力與生活壓力,使年輕人的價值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重新閱讀王小波,發現二十年前他所寫下的文字,對今日的年輕人,仍然有著積極的啟迪。王小波鼓勵大家特立獨行,堅持自己的想法,凡事都要叩問一番,不能照單全收;掌握思維的樂趣,獨立思考,勇敢打破禁忌和愚昧。王小波甚至把這提到了道德的高度,認為不思考的愚蠢簡直是一種邪惡,不讓人思考更是罪上加罪。 王小波的同齡人大致都經歷過那樣一個時代,堅不可摧的高尚信仰,看待事物黑白分明、非好即壞,沒有隱私,缺乏對個體價值的重視,基本常識缺失。而王小波誓在與這種“過去的話語”模式一刀兩斷,他想在顛覆傳統話語的同時,來確立一種更加接近生活本原的說話方式。所以讓讀者常有一種醍醐灌頂、“多年一直在信守著的東西,那么輕易地就被王小波的文字給化解掉了”的感覺。 王小波已經去世二十年了,如今我們重新看他的作品,你能夠看到那個時代的關懷跟現在有什么差別,那時關心的問題到今天有哪些是我們依然要面對的。 李銀河與程耳共話王小波 4月11日下午,在王小波去世二十周年紀念日,李銀河教授和《羅曼蒂克消亡史》的導演程耳就當下年輕人應該怎樣讀王小波,以“黃金時代的消亡”為題進行了熱烈的對談。 李銀河老師懷著深情,給故人的作品深情寫序。她寫道:“二十年,彈指一揮間。小波離去竟然已經二十年了。午夜夢回,與他相濡以沫的日子歷歷在目,就像昨天。……我若與他相見,也會相顧無言淚千行吧。” “小波真是幸運,斯人已去,卻留下這些文字,令我們哭,令我們笑,令我們沉思,令我們反省。他的文學成就還是讓文學史家去評論吧,我看重的只是他給我帶來的當下的快樂。記得不久前翻看《2015》,數度狂笑,幾乎引得哮喘舊病復發。 “在中國的文壇上,多有讓人昏昏欲睡的文字,讓人尷尬無比的文字,讓人心境變得猥瑣齷齪的文字,而小波的文字像一股清風,為人帶來歡樂,帶來純粹,帶來哲思。小波為我們構筑了一個絕對美好、絕對超凡脫俗的精神家園,在那里,有古希臘的哲人在大街上徜徉;有古中國的佳絕人物神采飛揚地在古長安城的空中像大鳥一樣掠過;有我們的同齡人在街道工廠聽老師傅吟唱令人捧腹的詠嘆調;有未來人類在白銀時代的驚悚遭遇。小波為我們創造出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它是那么超凡脫俗,又跟我們所處的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70后作家、導演程耳,近期以《羅曼蒂克消亡史》這部電影和小說集,驚艷了無數的文藝青年。這位極有腔調、長于思考的導演,近日重讀《黃金時代》——這部王小波最重要的作品,在斯人離世二十周年的首發活動中,如此詮釋王小波:“二十多年過去了,王小波先生的小說成功抵御了時間,讓人震動與驚喜,他參透到思想,語言與敘事中的自由,他的冷靜與深情,他超越時代的價值,最后是他的幽默與荒誕,使他騰空而起,時至今日,仍然俯視著今天的時代。” |
關鍵詞:王小波,讀,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