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粽子飄香中,讓文化一脈相承下去【長城時評】
端午節將至,關于這個傳統節日的討論和思考又雜沓而至,有對愛國詩人屈原的追思,還有對傳統習俗的堅守,更有對文化傳承的思考。 節日和美食如影隨形,不離不棄。各色美食在人們唇齒之間流淌,不斷地提醒著節日的存在,美食更像是節日的形式,承載著節日的意義,比如粽子,已然成為端午節的代名詞。 吃粽子習俗如何而來已無從考證,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了讓這位愛國詩人免受魚腹之難,用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代他受苦。幾千年來,這種用粽葉包裹著的美食,每到端午季就不斷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時間久了,粽香就和感恩,和文化等同起來。 在一定意義上,美食就是記憶,組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民族的歷史和精神,在不斷傳承中,美食越來越醇香,歷史也隨之越來越厚重。端午節吃粽子,早已超越了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升華到了對歷史和文化的認同,從幾片粽葉,一撮糯米,在一雙雙巧手中神奇般轉變為美食,經過簡單蒸煮后端到人們面前,從無形到有形,從生到熟,蘊含了無數寄托和傳承,時刻提醒著每一人,傳承不能丟失,歷史不能遺忘,歷史和傳承,在陣陣粽香中延續至今。 時代向前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歇,歷史的車輪永遠不會停歇,如何在發展和堅守之間找到平衡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如何一味求新,忽視積淀,這個民族將如同水中浮萍,到什么時候都是歷史的過客,只有不斷把記憶留住,只有把文化沉淀下來,這個民族才能真正成為世界民族之中的參天大樹,才能真正享受到木秀于林的驕傲。 中華民族能有今天的輝煌,正是由于我們重視歷史,堅持傳承,有我們自己的定力和執著,千年不變,代代相守。當前,中華民族正處于全面復興歷史機遇期,對文化,對歷史,對傳統,每一個人都要多一分品味,多一分堅守,多一分思考。如果讓端午節這樣的傳統節日遺失,或是成為“洋節日”,我們將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愧對子孫后代。 一枚粽子雖小,但確是歷史長河中一顆明珠,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讓其代代相傳,在粽子飄香中,讓文化一脈相承下去。(侯寶中) |
關鍵詞:粽子,端午,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