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節不僅僅是“吃粽子”【長城時評】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按照傳統習俗,在這一天,人們要賽龍舟、插艾草、吃粽子,進行多種多樣的紀念活動。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端午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過,記者走訪發現,對于大多數人而言,端午節的種種傳統習俗漸行漸遠,這個節日所留下的僅僅是吃粽子這樣簡單的意味了。(2017年5月27日《法制日報》)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迄今已有2500余年歷史,僅叫法就有二十多種,諸如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龍舟節、屈原日、詩人節、五月節、午日節、女兒節、浴蘭節等等,無不表明端午節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影響廣泛、非常受人們重視的節日,也衍生出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蒿、掛菖蒲、佩香囊、拴五色絲線,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等許多民間習俗,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與向往,也蘊涵著獨特的民族精神和豐富的傳統民俗文化。可見,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更重要的是要傳承弘揚其所富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值得我們認真汲取。 傳統節日伴隨著中國的農耕文化而發展興盛,總是充滿著濃厚的倫理觀念和人情味,是維系中國社會人際關系的重要感情紐帶,積淀了中華文化的親情、和善傳統,充盈著和諧、統一等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并通過節日里的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讓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延續和發展。特別是在當下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各類“洋節”的沖擊下,國家把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三大傳統節日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從制度層面上確立了傳統節日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倡導公民過好傳統節日,無不有著特殊的時代價值。從這一點來看,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努力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精神內涵,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的一首端午民謠,生動地表現了端午節的民間習俗。其實,端午節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文化內涵,洋溢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精神和情感,是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載體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從這一點來看,我們過端午節不能僅僅把認知停留在簡單的“吃粽子”上,還需要深入挖掘和發揚其豐富的傳統民俗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由于愛國詩人屈原的人格魅力和廣泛影響,端午節順理成章地成了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節日。實際上,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有多個說法,最初曾經是人們驅邪避疫祈求平安的節日,春秋之前南方吳越民族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來因愛國詩人屈原也在農歷五月初五抱石自投汨羅江身亡,經過逐漸演化成為人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且影響最廣最深,使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在端午節的各項活動中得到彰顯。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 毋庸置疑,過端午節不僅僅是“吃粽子”,更重要的是弘揚和傳承其所承載的豐富多彩的傳統民俗文化,讓人們真正感受到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我們必須堅持移風易俗,摒棄落后習俗,把傳統的民俗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通過開展地方特色鮮明、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各種民俗活動,充實傳統節日的時代內涵,并充分運用現代傳媒手段創新載體和形式,增強傳統節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發揚光大中華傳統文化,使端午節不僅有粽子味道,更有文化味道、時代味道。(劉鳳敏) |
關鍵詞:端午節,粽子,文化 |
相關新聞
• | 發掘端午內涵 傳承端午文化 |
• | 讓“端午節”過得更有“味道” |
• | 端午粽飄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