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您當前的位置 : 長城網 >> 河北新聞頻道 >> 長城全媒體

紅色經典《尋找平山團》作者程雪莉訪談(一)

來源: 長城網 作者:商棠 劉延麗 劉瀾瀾 2017-06-16 09:26:59
【字號: | | 【背景色 杏仁黃 秋葉褐 胭脂紅 芥末綠 天藍 雪青 灰 銀河白(默認色)

  題記:

  “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讀一段,心痛一陣;看一頁,淚眼兩行!英雄的戰士,英雄的團,英雄的人民,不屈的精神,不撓的斗志!一定要傳承,勝利是屬于我們的!!!”

  ——《尋找平山團》讀者、人民網網友“雪地狼”的評論留言

  最近,石家莊女作家程雪莉的著作《尋找平山團》,獲得全國報告文學最高獎項——徐遲報告文學獎。頒獎詞是這樣寫的:她用五年時光,從紅色西柏坡出發,輾轉2萬里,尋找那個承載國家和民族驕傲的團體。她從浩瀚的抗戰史冊中一頁頁細細查找,擷取可歌可泣的片段。她上百次地跟隨著抗戰老兵哽咽的講述,而淚流滿面。而后,用不倦的筆,以55萬字的長篇,記錄和禮贊一個個非凡而普通的人民子弟兵。她用真情和真誠,挖掘了崇高、悲壯、英雄、慷慨的偉大民族精神內涵。

  從即日起,長城新媒體集團分三期推出“紅色經典《尋找平山團》作者程雪莉訪談”系列報道,讓我們一起走近程雪莉,走近《尋找平山團》,走進書里書外那些讓人蕩氣回腸的故事。

《尋找平山團》獲徐遲報告文學獎。

  第一篇

  一路追尋 吟頌我心中英雄的“平山團”

  長城網6月14日訊(記者 商棠 劉延麗 劉瀾瀾)程雪莉,一襲旗袍,很古典、很優雅、很唯美、很文藝;她給我們講述的故事很精彩、很動人、很悲壯、很震撼。

  《尋找平山團》的寫作,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是什么力量支撐著程雪莉,從平山出發,遠赴東瀛日本,再到陜北高原、新疆戈壁……一路追尋,一路訪問,一路記錄,一路思索……

  隨著程雪莉娓娓的話語,記者走進了那戰火紛飛的歲月當中。

程雪莉接受記者采訪。記者 商棠 攝

  為“八路軍的故鄉”唱一支深情的歌

  “提到‘平山團’,要從一種民族信念講起。”程雪莉說。

  程雪莉從小喜歡讀書,尤其喜歡歷史,特別是對自己家鄉的歷史非常關注。前些年,她完成了一本歷史文化散文集《故國中山》,她認真思考了河北中西部的古中山國地域文化的精神特質,總結了12個字:仁厚實在、忠勇穩定、悲歌慷慨。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程雪莉試圖給悲歌慷慨找個“形象代言人”。于是,她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一遍遍梳理古中山區域兩千多年的歷史。經過深思熟慮之后,程雪莉把目光鎖定在了“平山團”!“平山團,被聶榮臻司令員嘉獎為‘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人民軍隊‘人民子弟兵’的稱謂由此而來。”程雪莉說。

  “平山團”的名字,是這樣來的。1937年10月,359旅717團政訓處主任劉道生帶著300多人的“戰地救亡團”輾轉來到平山洪子店,召集平山縣委的共產黨員布置擴軍任務。短短一個月,陸續有1700名平山子弟參軍。1937年11月7日,平山縣第一位共產黨員栗再溫帶領隊伍離開洪子店,前往山西盂縣上社359旅駐地。整訓后,1500人正式編為120師359旅718團,即“平山團”,移師三晉。過后兩三個月里,1700多人分別參加了115師的各支部隊,挺進齊魯。不久晉察冀軍區成立,又有1800多平山子弟入伍四分區部隊,后來組建晉察冀軍區5團,這是戰斗在家鄉的“平山團”。八路軍整編后,東渡黃河時三個師的戰斗兵力不足3萬,而在平山這樣一個縣,在極短的幾個月時間里,就有6200多名子弟輸送到了八路軍的正規部隊,在抗戰最初期,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這個數字是何等的巨大!父子兵、兄弟連、親戚排,村村連隊,戶戶軍屬,說平山是“八路軍的故鄉毫不為過。

  在八年抗戰中,僅有25萬人口的平山縣,就有7萬余人參軍參戰,參加自衛隊、農會、婦救會、兒童團等各種組織,平山幾乎人人皆兵,成為晉察冀抗戰史上的一個典范。“最后一把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寸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到部隊上……”這是平山人民發自內心的歌唱。八年間,聶榮臻、彭真率領晉察冀邊區黨政軍機關有三年零兩個月在平山戰斗生活,最后在“晉察冀邊區的烏克蘭(聶榮臻語)”里找到了西柏坡,讓黨中央駐扎在平山人民最堅實最溫暖的懷抱。從這個意義上說,平山縣就是一個巨大的“平山團”。

  “‘平山團’,是河北抗戰的一個精神符號,也是全中國抗戰的一個縮影。‘平山團’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取得民族獨立和全國解放中所走過的艱苦卓絕的光輝歷程。這里必然蘊含了中華民族偉大而永恒的精神品質,也一定閃現出我們地域可貴而獨特的精神風貌,我要為‘八路軍的故鄉’唱一支深情的歌。”程雪莉說。

程雪莉采訪抗戰老戰士劉夢元。李君放 攝

  我必須抓緊時間去尋找這些老戰士

  程雪莉的尋找,開始于一本20世紀90年代出版的《平山縣志》。從中發現“平山團”很“神秘”,這個名字從1939年聶榮臻嘉獎后就時隱時現。

  誰參加了平山團?他們又到哪里去了?有沒有當將軍的?是否還有人健在?她迅速進行百度搜索,僅查到《寸心的表白》一文,紀念犧牲在陜西扶眉戰役中的“平山團”營長栗政通,文中提到了尋訪烈士事跡也非常艱難。

  “我所有親朋好友幾乎都知道了我在尋找‘平山團’,他們幫我翻尋他們祖輩父輩的記憶,很快各路資料紛紛而來,傳記、回憶文章、黨史資料,地方的、部隊的……”程雪莉說,桌上迅速堆高的資料讓她吃驚,來自“平山團”的熱情幾乎是一種“炙烤”。

  “我想沿著‘平山團’的戰斗歷程去尋找,不想單單在文史資料間徘徊,而要去用心觸摸它的真實質地,并努力闡釋它所包含的偉大民族精神,要讓悲歌慷慨的情感流淌為大江大河,為八路軍的故鄉歌唱!于是我開始了歷時5年的‘長征’。”現在說起來,程雪莉依然激動不已。

  為真實完整還原“平山團”這個英雄群體,程雪莉沿著當年“平山團”的足跡,輾轉尋訪1萬多公里,足跡遍及平山縣村落古寨以及華北、西北、華南等地,并遠赴日本,走訪平山團老戰士及其親屬和烈士后代160多人,收獲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

  “那幾年里,我就給自己立下了一個目標,要找到一個1937年10月份由洪子店出發的120師359旅718團的戰士,我又想,是不是還可以找到一個最早參加平山團的戰士?”程雪莉的想法得到了平山縣許許多多朋友的支持。而這個愿望,卻是在尋找了一兩年之后因平山一個叫李君放的攝影家而有了進展。

  程雪莉說,李君放近幾年一直在拍攝生活在平山鄉村的老戰士,為他們留下影像資料。2012年極冷的一個冬天,她和李君放一起去南莊村尋找一位叫王冠章的老人,據說,老人是參加“平山團的第一批老戰士。

  汽車翻過一個坡嶺,從公路轉入鄉間路,往南莊村駛去。忽然,一群送葬的隊伍出現在眼前,程雪莉的心里一緊,“該不會是王冠章老人吧?”李君放說,一個多月前去看過他,身體比較硬朗,應該不會。

  到了村里,程雪莉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果然是王冠章老人去世了。“他們都90多歲了,時間不等人。”程雪莉的心頓時一揪,在那個寒冷的天氣下扭成一團。

  之后,他們又去尋找劉增英老人,遺憾的是老人也剛剛去世半個月。帶著遺憾和悲痛,程雪莉采訪了老人的兒子和老伴兒。“當時他們講了一些特別感人的故事令我記憶猶新。他們的生命已經很脆弱了,我必須抓緊時間去尋找這些老戰士。”程雪莉說。

平山縣南莊村王冠章老人,1937年參加“平山團”。李君放 攝

  “平山團”精神是我前進的動力

  “每到一個地方,每采訪一名老戰士,我的心靈都會受到一次震撼和洗禮。《尋找平山團》改變了我的人生觀、文化觀。”程雪莉說。

  程雪莉說,從前她對抗戰和中國人民子弟兵的認識比較膚淺和模糊,過去覺得打洋鬼子就是振臂一呼、沖鋒向前那么簡單。隨著老戰士的講述,她觸摸到了歷史的溫度,抗日戰爭不再是一個抽象的印記,她對歷史、民族、國家、文化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與全面的認識。

  程雪莉給我們講述了她在采訪中聽到的一段非常感動的故事。她說,悲壯常常在戰場和故鄉同時上演,例如“平山團”的幾次大戰,一次就減員幾百人,故鄉平山的土地上村村掛孝,戶戶舉哀。然而,很快,一批犧牲者的兄弟、子侄就補充到“平山團”!在山西上下細腰澗戰役中,“平山團”烈士王家川在戰場上拼刺刀打死了8個鬼子,犧牲時雙手緊抓著敵人的刺刀,手指被齊刷刷斬斷。他的弟弟輾轉幾百里趕到“平山團”駐地,報名時弟弟執拗地說:“俺就叫王家川,俺爹娘說了,俺要是犧牲了,俺還有個弟弟來,還叫王家川!”

  “現在再提到這些老兵,我首先意識到的是他們的崇高、偉大與悲壯,我希望我采訪到的那些人和事能永遠流傳下去,并且記錄到中華民族的歷史當中,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成為激勵后人前進的力量。”程雪莉說。

  五年時間里,由于過于投入地閱讀那些悲涼的故事,聽老戰士們那些凄慘的講述,復原那些殘酷的戰爭場景,加之頸椎病的折磨,創作上的糾結,程雪莉一度非常痛苦。“第一你寫不出《紅樓夢》,第二你寫不出《亮劍》,不如好好享受生活。”有人這樣勸她。但程雪莉絲毫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我已經不是僅僅在追尋老戰士的人和故事了,而是在追尋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我前進的強大動力,我不會停下來的。”

  “的確,我也許創作不出金聲玉振、流傳百代的作品,但我就是不想放棄。斯諾在《西行漫記》的序言中曾說,‘他的書從最實際意義上來講,是毛澤東以及諸多的紅色戰士們所創造,所寫下的。他們的那種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熱情,斷不是一個作家所能創造出來的。’他還說因為歷史本身就創造了豐富而燦爛的精華,他只是‘一種正確的記錄和解釋’。那么,我就也來做一個忠實的記錄者吧。”程雪莉語氣堅定地說。

  后來,就有了這部慷慨悲歌、蕩氣回腸的煌煌巨著——《尋找平山團》。

  河北省文史館員、平山地方革命史和西柏坡研究學者張志平說:“2017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平山團’成立80周年,‘七七’事變抗戰爆發80周年。《尋找平山團》此時獲獎,是獻給英雄子弟兵的一個隆重禮物,是對成千上萬犧牲了的烈士們的深情告慰,也是平山人民用深情和思念編織的一個花籃。”

程雪莉接受記者采訪。記者 劉延麗 攝

  預告:想知道《尋找平山團》有哪些觸動靈魂的故事,請關注下一篇《一路感動——點燃靈魂深處的浩然氣》。

  鏈接:

程雪莉
  70后作家,筆名程門立雪,石家莊人,魯迅文學院第24屆報告文學高研班學員,現任石家莊市作協副主席,《太行文學》副主編,河北省散文藝委會副主任。代表作有《立雪散文》《大文化對話》《夢想家園——河北省新農村走筆》《故國中山》等,曾兩次獲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第12屆河北省文藝振興獎,第4屆全國冰心散文獎,作品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三個一百”原創精品出版工程。其作品《尋找平山團》于2017年6月獲徐遲報告文學獎。

關鍵詞:尋找平山團,圖書,文化,愛國主義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