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這五年]搭乘京津冀協同快車,跑出河北發展“加速度”
從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到河北雄安新區設立;從開啟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新篇章,到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決策部署,河北牢記習總書記“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指示,搭乘京津冀協同發展快車,以“一加二遠遠大于三”的聚合效應,在疏解、承接、轉移中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加速度”。 產業項目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硬支撐,是激活發展活力的動力源。搭乘京津冀協同快車,河北以產業對接為“嫁衣”,打造加速發展新引擎。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既是河北的責任使命,更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對此,河北在主動融入對接京津、促進三地產業轉移和功能外溢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北京海淀中關村產業園秦皇島分園正式開園,北汽集團在滄州黃驊市建設的50萬輛整車生產基地開始投產,天津市與河北省共同打造的天鐵產業園正式開建……一大批京津項目“嫁”到河北,一場產業大遷徙正在京津冀之間上演。我們欣喜地看到,河北找到了融入京津冀發展大局的著力點,以點帶面,一幅地緣相接、人緣相親的畫卷徐徐展開,一股抱團發展的紅利加速釋放。 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搭乘京津冀協同快車,河北以路為“媒”,開拓先行發展新領域。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先行先導已成共識。2014年以來,河北打通了京臺、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區環線等12條高速“斷頭路”和干線公路“瓶頸路”,共計1400余公里,通車里程達到6500公里,今年年底前京津冀區域高速公路“斷頭路”將成為歷史;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出臺,河北聯手京津,發展立體大交通,打破城市壁壘,“四縱四橫一環”交通一體化骨架形成。頂層的規劃與躍動的數字,向我們呈現出交通先行的快速與便捷,給我們帶來了“京津出門是河北,河北抬腿進京津”的高效與互通。以路為“媒”,協同破題,相融共贏的河北正向著夢想奔跑。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搭乘京津冀協同快車,河北以聯合治污擦亮生態底色,繪就共享發展新藍圖。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在協同發展“一張圖”的總體布局下,河北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以“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務實理念,堅決向大氣污染宣戰,從大氣污染防治各項行動方案的出臺,到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的頒布,再到真刀真槍大力實施“6643”工程,河北以背水一戰的決心,以實際成效向河北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空氣質量大大改善。這是一場力度空前的治污之戰,這是一次“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護藍接力賽,這更是一種“一盤棋”協同發力的篤行實踐。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搭乘京津冀協同快車,河北以雄安新區建設點亮協同未來,創新區域發展新路徑。按照習總書記“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的明確指示,河北委托一流規劃編制機構,加快編制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達到了規劃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堅決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要求,對所有房地產項目全部凍結,嚴防炒房炒地等行為發生,著力寫好問題梳理解決文章。雄安新區建設如同“點金之石”,點亮了區域發展的新路徑,搭建了協同發展的新平臺,更打造了經濟跨越提升的新端點。 回首過去,我們搭乘京津冀協同快車,跑出了發展的“加速度”,成效鼓舞人心;展望未來,歷史性的工程前景可期,重頭戲還在后面。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在協同發展中推進改革,向著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大步前進。(蘇倩嵐) |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