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時評】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沖刺
7月26日至27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在京舉行。習近平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面臨著諸多問題和難點。既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更要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克難不停歇,改革步伐穩健有力,在廣大黨員干部的團結帶領下,全國上下凝心聚力謀發展,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越來越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堅定打贏攻堅戰的信心。在全球村的大背景下,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牽一發而動全身,“蝴蝶效應”屢見不鮮。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健全完善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的監管體制,要把中國放在世界全局下考慮,如此就需要做足功課,下一盤大棋、打一場硬仗。讓群眾享有更多改革紅利,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就要讓廣大群眾脫離貧困線。精準脫貧進入最后階段,面對的是底子最薄、條件最差、難度最大的“硬骨頭”,廣大黨員干部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將因地制宜與典型經驗相結合,對準靶心精準發力。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保住綠水青山,造福子孫后代。開展污染防治工作,不能講究一時一地的得失,要將目光放長遠,從全局的角度出發,以愚公移山的韌勁來建設大美中國。得民心者得天下。攻堅戰役不好打,我們有黨的正確領導,有人民的全力擁護,有世界有人的支持,我們必定無往而不勝。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抱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各地要積極轉變思路,調整好人員配備,做好經濟效益“乘法口訣”。改革總會觸動某些領域某一部分人的利益,過程中遇到阻力和困難在所難免,短時期的經濟下滑也很常見,這時候就要把目光放長遠,看到改革蘊藏的巨大潛力,預見改革成功的無限紅利。供給側改革是轉型,更是優化和升級,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各地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戰勝發展過程中的阻礙,踏平前進道路上的荊棘,來贏得改革之后的巨大勝利。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目標,是方向,更是動力。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定信心,下定決心,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工作,做到“蹄疾步穩”,向著偉大的目標發起沖刺,為人民謀取更幸福的生活。(劉富恩) |
關鍵詞:專題研討班,小康社會,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