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精神大家談]是什么讓塞罕壩有了今天的模樣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有一個名叫塞罕壩的地方,吸引了全中國的目光。連日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集中報道塞罕壩機械林場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進事跡,產生強烈反響。 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構成了塞罕壩這個“美麗的高嶺”。蔚藍的天空中飄逸著朵朵涌動的白云,扶搖直上的蒼鷹在酣暢地飛翔;蒼茫林海綿延了漫漫草甸,碧水徜徉、花團錦簇…… 歷史上,這里水草豐美、森林茂密、鳥獸繁多。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設立木蘭圍場,作為“哨鹿設圍狩獵之地”。清朝末期,國勢衰微,為了彌補國庫虧空,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木蘭圍場開圍放墾,樹木被大肆砍伐,到上世紀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成了“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穿行于塞罕壩浩瀚無垠的綠海,感受著這里從黃沙遮天到“華北的綠寶石”的巨變。是什么讓塞罕壩有了今天的模樣?著名作家魏巍為此賦詩:“萬里藍天白云游,綠野繁花無盡頭。若問何花開不敗,英雄創業越千秋。”是偉大的塞罕壩人! 他們有一顆紅彤彤的心。“那時候人們沒有想什么苦啊、累啊,只是想怎么把黨交給的工作做好。”塞罕壩人聽從黨的召喚,牢記“為首都阻沙源、為京津蓄水源”的使命,不畏艱辛、不避勞苦,用生命呵護綠色,用心血澆灌大地。氣象資料顯示,塞罕壩最低氣溫-43.3℃,年均氣溫-1.31℃,年均積雪7個月,年均大風日數53天。高寒、低溫、凍土,不但給塞罕壩機械林場干部職工生活帶來了困難,也給林場發展設置了重重障礙。最初兩年種植的2000畝樹苗,成活率還不到8%。正因為塞罕壩人有一顆紅心,才沒屈服于自然環境的惡劣,“渴飲溝河水,饑食黑莜面。白天忙作業,夜宿草窩間”,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倔強地植下“再難,樹,能一棵棵種出來;再難,綠色奇跡,都能一步步干出來”的信念。攻堅克難,改進傳統的遮蔭育苗法,在高寒地區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因地制宜,改進蘇式造林機械和植苗鍬,摸索出“三鍬半人工縫隙植苗技術”……沒有紅心的支撐,就沒有塞罕壩的巨變。因為生活條件惡劣,第一代塞罕壩人去世時的平均年齡只有52歲,但支撐他們義無反顧、舍生取義的精神信條是“使命至上”。正因為靈魂里熔鑄了使命至上、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塞罕壩人才有了鐵肩擔道、氣壯山河的中國氣魄,才有了“不叫風沙虐京城”的中國精神。 他們有大山一樣的脊梁。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人因脊梁而挺立。從50多年前奮然上林場的369名開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守業者,哪一個不是豪氣干云、鐵骨錚錚?王尚海,塞罕壩林場首任黨委書記,為了能以實際行動說服那些怕艱苦、不安心工作的同志,毅然決然地把愛人和5個孩子從承德市接到壩上。妻子曾心疼他工作辛苦,勸他辭職回老家。他說:“林場還沒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壩上!”如今,他的骨灰還在“滋養”著這片茂盛的林子。防火員趙福洲、陳秀玲夫婦,每年都在不通水電、沒有人煙的望火樓呆上好幾個月,用的是煤油燈、蠟燭,喝的是雪水、雨水,吃的是咸菜、干饃。1984年冬,懷孕的陳秀玲在刷洗水缸時重重地磕了一下,癱倒在地。趙福洲立刻向場部求援,但由于風雪太過猛烈,15個小時后陳秀玲才被送到醫院。孩子只活了一天半便夭折了。哭過,痛過,望火樓里的夫妻崗依然在堅守……這需要怎樣的勇氣和韌性!這是怎樣辛勞的付出!正因為塞罕壩人有山一樣脊梁,經得起磨難、受得了打擊,才不會被壓彎,迸發出勇往直前的狠勁、艱苦奮斗的拼勁、持之以恒的韌勁,在茫茫荒原上躬耕不息、接力不止,造就了中國高寒沙地生態建設中史無前例的奇跡。 詩人艾青曾如此叩問自己:“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塊土地愛得深沉。”正是一代代塞罕壩人對這片山川和林海的愛,才造就了今天的塞罕壩。親愛的朋友,當您欣賞塞罕壩之美時,別忘了它的過往,別忘了那些用雙手和歲月創造這片美景的塞罕壩人。 向塞罕壩人致敬! 向塞罕壩人學習!(邊建軍) |
關鍵詞:塞罕壩,生態文明,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