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讓人":人要理直氣壯而規矩 車要遵守規則而自覺
長城網石家莊8月18日訊(記者 李書軍)“車讓人”,全城百姓關注。如何使“車讓人”真正發揮作用,實現車人和諧,進而營造文明和諧溫馨的城市環境,司機和行人都有話說。8月16日,長城新媒體集團石家莊記者站在派出記者走到街頭實地采訪過往群眾的同時,嘗試了一種新的采訪報道形式——眾籌采寫新聞。 8月16日一早,記者向自己的微信好友、所在的微信群發出如下信息: 各位,你有沒有興趣和我一起完成“車讓人”新聞的采訪寫作?如果你把你的想法和感受發給我,就相當于你接受了我的線上采訪,你將成為報道中的人物;如果你幫助我采訪他人(司機或行人),把采訪內容發給我,你就是我報道的合作者,我將在作者一欄署上你的名字。還等什么呢?和我一起來一次眾籌采寫新聞的合作吧! 背景:斑馬線上,道路拐彎處,過去也講車讓人,但車幾乎從來不讓人,人也無可奈何;現在市交管部門從嚴開展管理交通,嚴厲處罰車不讓人現象,效果很好,但仍存在不合諧音:個別車不知道讓人,個別人在車讓人時不馬上通過,讓車著急……這樣,車和人都還有一些怨氣。這些問題是怎么造成的?如何化解?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車和人的怨氣和不解,實現車人和諧?這些都有待我們大家一起來破解。 設置問題如下,你可以作為司機也可以作為行人選答: 1、你知道“車讓人”的規定嗎? 2、“車讓人”,你先通過感覺理直氣壯嗎?有顧慮嗎? 3、“車讓人”時,有人仍在等待,不先通過,為什么呢? 4、作為司機,你對這個規則怎么認識?能遵守嗎? 5、當你讓行人時,行人卻不先通過,你怎么想? 6、你認為怎么樣才能在“車讓人”的規則下實視車人和諧? …… 網友參與討論微信截圖。
很快,不同的微信群,不同的微信好友有了回應,粗略統計有近二十名微信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還形成了熱烈的討論和互動交流。且看他們都是怎么說的—— 對設置的第一、第四個問題,網友基本都表示知道相關規定,而且認可這個規定,也能堅持做到“車讓人”。 網友王士彬說:我作為司機,知道這個規則,在以前沒有罰款的時候也遵守。王士彬的說法代表了大多數司機的意見。 網友茶人則說:很多時候不是不想讓,而是沒法讓。有的路口車速都比較快,如果在斑馬線前停車讓行,有可能造成追尾。在快速路上,車速慢很可能堵車。建議多建天橋。茶人的說法更多地表達了司機的顧慮,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對設置的第二、第三個問題,網友更多的是作為行人來做出回答,也有人作為司機回答了這個問題。 網友張璞說:“車讓人”,讓人先通過,我作為行人理直氣壯,但是有顧慮,也怕開車的不長眼,自己被撞上。張璞的話代表了不少行人的想法,這可能也是造成“車讓人時,有人仍在等待,不先通過”的原因之一。 作為司機,張璞說:這時候一般會想,這人反應遲鈍,該不該鳴個笛呢。 王士彬則認為:“車讓人”的時候,行人不通過,一般認為他不急于過去。 對于第五個問題,作為司機,網友鄧光韜說:示意對方先過,如果對方沒反應,那我過。 網友劉小林的意見更加理智一些:個人認為車讓人,應該把雙方的規矩再明確一下,讓駕駛員有規矩可守,什么情況下可讓,什么情況下不讓。讓行人也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理直氣壯地走過,在什么情況下學會等待。而不是單純地讓。達到“車讓人”的和諧,不僅僅是一個讓字就能解決的問題。管理者是主線。 對于第六個問題,司機、行人都有很多話說。 王士彬說:“車讓人”,不但在有斑馬線的地方讓,在沒有標線的小馬路也應該讓。“車讓人”的時候,行人應該快速通過,也讓車輛能盡快通過。我讓行人的時候,看他不通過,一般觀察幾秒,確定安全的情況下,再通過。只有大家都遵守規則,“車讓人”在先,行人盡快通過,才能和諧。 鄧光韜說:個人認為這個規定強制執行是不妥的,因為行人穿行是有連續性的,一味車讓人會增加行人的優越感,對車不公平,會對出臺此政策的部門產生怨言,而且會造成車輛擁堵。個人認為絕對的人車和諧是不可能實現的,出臺政策的部門應該多做解釋和宣傳工作,否則適得其反,人有恃無恐,車誠惶誠恐,難不成過段時間再出臺個人讓車的政策? 網友凌君1972的話更加理智一些:其實這就是路權的爭奪,誰的權利優先,這也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汽車,代表著效率;行人,代表的是生命。人讓車,還是車讓人,則是規則。 機動人,非機動車,行人,本來是各行其道,快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每個人或車都是自行其道,在自己的路上,享有天然的優先權。當交匯在一起時,也就是在交叉路口,就發生交織,沖突。這時候,每個人對規則的遵守,是寄希望于對方對規則的遵守。比如在靠右行這一規則指引下,你駕車靠右,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因為在你內心深處或潛意識中,你把對面方向的來車也作為一個規則遵守者來看待,相信他也會選擇靠右行。是不是這個道理?而如果當你意識到對面來車不一定是個規則遵守者的話,你選擇的靠右行能否還給你帶來安全感?那肯定不會的。 而記者認為,這確實涉及到了規則問題,一方面是交管部門應該擴大“車讓人”的路段范圍,另一方面行人也要按規則行走,比如不許亂穿馬路,不許闖紅燈,等等。 關于車讓人,機動車應該如何做,行人和非機動車應該如何做,長城網兩篇報道《漲姿勢!六張圖告訴你“車讓人”該如何做》、《敲黑板!“車讓人”應該這樣做》做出了明確回答。“車讓人”,車、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規則,也都應該能自覺遵守規則,即“車讓人:人要理直氣壯而規矩,車要遵守規則而自覺”。這,應該是實現車人和諧的不二法門。 討論仍在繼續,就在記者寫這篇報道的時候,仍有網友不斷發來自己的看法…… 眾籌采寫新聞,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因為大家討論的過程,也是一個廣泛宣傳發動更多人了解和加深對“車讓人”規則認識的過程,是一個深化大家認識和自覺性的過程,是一個集思廣益,使車人乃至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美好的過程。這,也是記者做出這次嘗試的一個初衷。 |
關鍵詞:車讓人,行人,司機,規矩,規則,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