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時評】時代需要“先鋒樹”
稍懂點造林技術的人都知道,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大面積造林時,會選一些適應性強、固定沙土效果好的樹先種上,讓它們率先成林,先營造出一個生態小氣候,為其他樹種落地生根創造條件,這些樹被稱作先鋒樹。(9月2日《河北日報》) 昔日一片荒涼的塞罕壩,今日變成綠色生機的塞罕壩。先鋒樹功不可沒,正是他們的率先落地生根,殺出了一片綠色天地,然后,才能引領起后來者的綠意蔥蔥,昂然前行,成就今天的綠色世界。 自然界的“先鋒樹”是“綠色英雄”,為苦寒的自然環境帶來生態文明的曙光。 然而,這曙光不會自己到來,他需要人類的“先鋒樹”種植,人類的“先鋒樹”能夠讓自然界的“先鋒樹”開啟未來,揚帆起航。塞罕壩之所以能夠從昨日黃沙漫天變成今日綠地藍天,就是因為有一群這樣的“先鋒樹”。 他們是原林業部及各地林業系統選調的干部、專家,他們有東北林學院、白城子林業機械學校、承德農業專科學校的應屆畢業生,有承德當地三個林場的200多名普通職工,這些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創業者們,挺進荒涼了一個世紀的高寒沙地,挑戰生態修復、人工造林的極限。迅速的集結,簡單的培訓,奔向戰場,為了黨的囑托,為了保護京津避免風沙侵襲的使命,他們來了,他們要給這片荒涼之地帶來人間奇跡,他們是勇者,他們敢于向風沙挑戰,創造時代偉業。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天道酬勤,他們成功了,他們用艱苦創業打造了今天的時代偉業。 她們是“六女上壩”故事的主人公,當年大家領到工作證,看到上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大紅章時都很激動,睡覺時懷里都要揣著工作證,她們懂得,這是在為黨和人民種樹,為祖國作貢獻,這是多么光榮的事啊!正是對使命的自豪與光榮,在她們的內心深處產生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她們不怕任何困難,她們不怕任何艱難。她們說,沒有想什么苦啊、累啊,只是想怎么把黨交給的工作做好。什么是黨員初心,什么是黨員擔當,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體現。這是塞罕壩人的縮影,正是這樣的初心情懷,擔當精神讓塞罕壩穿上了綠裝,巧奪天工,成就人間奇跡,自然傳奇。對黨的信仰成就了她們的意志如鋼,正是靠著這樣的鋼鐵意志,塞罕壩人攻堅克難,創造了世界瑰麗。 他們是80后、90后職工,雖說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他們仍然需要在冰天雪地、蚊叮蟲咬的深山里作業,需要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寂寞和苦悶,他們深受老一代務林人影響,都把這片林子當作終生的事業,都把完成好黨交給的任務當作人生的追求。這就是熏陶,這就是傳承,這就是一代接著一代干,這就是馳而不息。生態文明建設要想取得偉大成就,需要的就是這種堅持不懈,代代相傳。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但是,塞罕壩的后續者們懂得,必須永遠打造乘涼的資本。 自然界,需要“先鋒樹”,他們是綠色的先鋒軍;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先鋒樹”,他們是生態文明的引領人。塞罕壩的“先鋒樹”們創造了生態文明奇跡,打造了生態文明建設范例。他們是我們時代的先鋒樹,我們的時代呼喚更多這樣的“先鋒樹”。(殷建光) |
關鍵詞:塞罕壩,綠色,生態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