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讓免費營養餐暖胃又暖心
9月6日上午,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廣宗縣東董里小學學生在吃課間營養餐。據悉,9月1日起,該縣115所農村中小學的2.4萬多名學生開始享受營養改善計劃,采用課間加餐模式,供餐內容為每生每天“一袋牛奶、一個雞蛋、一個面包和一根火腿腸”,價值4元。(9月7日《河北日報》) 一袋牛奶、一個雞蛋、一個面包和一根火腿腸,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只是一頓普通的早飯或早餐的一部分,但對于很多農村孩子,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的學生而言,卻是他們最大的營養來源。可以說,免費營養餐為農村山區的孩子帶來的是愛和希望。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對于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學生來說,如果長期處于“隱形饑餓”狀態,長此以往,會導致智力發育障礙、勞動能力喪失、免疫力下降。因此,“營養餐計劃”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更是一項有利于國家長遠發展的民族振興工程,各級政府應統籌安排,在資金配套、硬件設施、配餐方式、食品安全以及監督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完善,使農村學生真正得到實惠。 貧困地區學生的營養健康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事實上,早在2011年12月,國家就開始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在2012年6月,教育部等15個部門印發《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等5個配套文件,規定學生“營養餐”應以肉蛋奶為主要供餐內容。一系列措施的出臺,無疑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帶來了福音。 其實,“營養餐計劃”的實施,不僅為貧困家庭兒童健康成長加分,也對助力該縣脫貧攻堅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自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河北省進一步擴大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范圍,新增24個省級試點,全省所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現免費營養餐全覆蓋。只有清楚地認識到改善兒童的營養現狀的重要意義,才能從根源上助力兒童的成長發育,為催生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構建教育扶貧大格局注入新活力。 改善中小學生營養狀況,關心下一代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為幫助提高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水平,“營養餐計劃”勢在必行。既然政府下了決心去做,不妨再多下點功夫和成本,務求將其做得更加完美,更好地惠及農村學生。實際上,要做好這項工作,有一個是重中之重,那就是食品安全。建立健全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大宗食品及原輔材料招標制度;加大對學生營養餐生產、加工、配送等全過程的監管;加強從業人員培訓與管理,實現食堂操作規范化;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應急處置、責任追究制度……我們期待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財政廳發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管理工作的通知》為營養改善計劃把好“安全關”,讓享受營養改善計劃的學生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小小的營養餐牽動著民生大情懷。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不斷改善學生營養狀況,單靠個人、學校和少數部門難以完成,我們要集各方之智,聚各方之力,全力推進營養餐工作,解決貧困兒童的營養難題,讓這個惠民政策惠及每一位農村義務教育孩子。 |
關鍵詞:免費營養餐,扶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