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真想托人給總書記帶個話,‘俺們脫貧了,日子越過越好了,您就放心吧’!”這是阜平縣駱駝灣村村民唐榮斌的心里話。黨的十八大后僅40多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老區、山區、貧困地區三區合一的我省阜平縣,冒嚴寒、踏冰雪看望困難群眾,共商脫貧之策。“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準’這盤棋,做到扶貧對象精準、扶貧產業精準、扶貧方式精準、扶貧成效精準。”“在脫貧攻堅、推進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17年8月5日《河北日報》)
脫貧攻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福祉。“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農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牢記總書記重托,河北省委、省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帶領全省人民向貧困發起全面總攻,確保全省人民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平均每年減貧100萬人左右;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9.84%下降到2016年底的3.89%,下降5.95個百分點。貧困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奏響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燕趙壯歌。
脫貧攻堅,離不開產業的支撐。只有扶出產業,才能增強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只有扶出產業,精準扶貧才算扶到了家,也才能實現精準脫貧目標。如果沒有產業的支撐,就地扶貧就很容易返貧;如果沒有產業的依托,易地扶貧搬遷就很容易搬得出而穩不住。五年來,河北省聚焦脫貧薄弱環節,選派各級干部2萬余人進行駐村定點幫扶,并把深度貧困地區作為重點,明確了張承壩上地區和燕山、太行山深山區的10個深度貧困縣、206個深度貧困村為全省脫貧攻堅重點區域,突出產業扶貧,集中力量攻堅,重點培育旅游、光伏、電商、特色農業、家庭手工業等多個扶貧新產業新業態,僅去年一年就帶動130萬貧困群眾實現增收。
當下,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所剩地區都是深度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比較落后,市場發育程度比較低,貧困人口發展能力弱,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如果說脫貧攻堅就是一場硬仗,那么,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更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注重精準發力,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確保扶貧措施精準到戶到人,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幫助貧困群眾挪窮窩,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越到后期貧困人口的貧困程度越深,解決貧困的難度也越大,也就越需要真抓實干,不能有絲毫松懈,更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少數干部追求短期內的立竿見影,假扶貧、扶虛貧。我們必須堅決抵制和摒棄扶貧形式主義,堅決防止急躁、拖延、盲目攀比三種傾向,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實事。河北省始終把脫貧質量作為關鍵,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科學安排脫貧規劃和進度,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與全國同步邁入小康社會,既不提前,也不延后”,不要中看不中用的“盆景”,不去一窩蜂地“扎堆”湊熱鬧,保證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真正做到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脫貧攻堅,越到后來難度越大。要想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我們必須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集中力量,攻城拔寨,持續在精準施策上加大力度,在精準推進上加快速度,在精準落地上加緊進度,真正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讓人民群眾在脫貧攻堅、推進共享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劉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