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賬本連著大情懷。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四九嚴寒,踏著皚皚白雪,來到張家口市張北縣農村考察調研,同基層干部群眾一起算扶貧賬、謀脫貧計,給困難群眾送去黨中央的親切關懷,為打好脫貧攻堅戰指明方向,給了全省干部群眾極大的鼓舞和力量。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一個標志性的指標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沖刺階段,既面臨多年未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面臨不少新情況新挑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下好“精準”這盤棋,打好脫貧攻堅戰,才能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讓脫貧致富的陽光照亮全省每個貧困地區,照亮全省每個困難群眾的未來;才能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更好地完成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增長,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
打好脫貧攻堅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準”這盤棋。“循道而行,功成事遂”。打好脫貧攻堅戰應循之道,就是“精準”二字。要做到扶貧對象精準、扶貧產業精準、扶貧方式精準、扶貧成效精準。要因地制宜探索精準脫貧的有效路子,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可持續脫貧的機制、可持續致富的動力。要把扶貧開發、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越到后來難度越大。打好脫貧攻堅戰,要精準施策,分類施策,真抓實干,吹糠見米,確保貧困人口如期實現脫貧。要把發展生產扶貧作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要把易地搬遷扶貧作為重要補充,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要把生態補償扶貧作為雙贏之策,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現生態就業,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又增加貧困人口就業收入;要把發展教育扶貧作為治本之計,確保貧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具備就業創業能力,切斷貧困代際傳遞;要把社會保障兜底扶貧作為基本防線,加大重點人群救助力度,用社會保障兜住失去勞動能力人口的基本生活。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打好脫貧攻堅戰,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使黨支部更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成為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心骨,把鄉親們的事情辦好。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確保每項工作落實到人,確保貧困人口如期實現脫貧,不能搞虛假扶貧、數字脫貧。要把扶貧同扶志結合起來,著力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主動性,著力培育貧困群眾自力更生的意識和觀念,引導廣大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實現脫貧致富。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貧困群眾,五次到河北視察,每次都強調脫貧問題。我們一定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以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引方向,拿出志在必得的信心、久久為功的韌勁、舍我其誰的擔當,下好“精準”這盤棋,打好脫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