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2017年河北省從省級創業扶持資金中安排1500萬元用于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工作。
近日,省人社廳印發了《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要緊跟雄安新區當前就業形勢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聚焦需求增強有效性,聚焦重點增強精準性,聚焦企業增強激勵性,聚焦轉型增強創新性,精選優質培訓資源組織開展就業創業培訓,全面激發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熱情,把農民變市民,把普工變技工,把技工變工匠,促進穩定就業和高質量就業創業,實現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安居樂業有保障。
●確保有就業愿望的培訓人員就業率達90%以上
《通知》指出,要圍繞促進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和服務雄安新區發展兩條主線,創新職業培訓模式,完善政策措施和服務體系,確保有培訓愿望和就業能力的被征地農民都能享受一次免費的就業創業培訓。
2017年完成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培訓1萬人,確保有就業愿望的培訓人員就業率達到90%以上。2018-2020年,根據雄安新區發展實際確定目標任務。
>>培訓模式
培訓機構從京津冀高等院校、職業技工院校、大型企業培訓中心、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等培訓機構中擇優確定。采取就地就近設立培訓場地、與用人單位聯合施教等形式,為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量身定制就業創業培訓。
>>培訓課時
職業技能培訓,對有國家職業標準的要嚴格執行《國家職業標準》規定的標準學時,對未納入國家職業標準的要結合培訓內容和培訓合格后技能水平等因素確定培訓學時且原則上不低于80標準學時。創業培訓,按規定不低于80標準學時。各類培訓要在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標準學時的基礎上,增設不低于10標準學時的道德禮儀、安全法紀、身心健康等適應性培訓。
>>培訓內容
公共服務培訓.根據雄安新區產業發展需求和未來城市發展管理需要,開展物業、保安、綠化、軌道交通等公共服務類培訓。
家政服務培訓。開展家政服務員、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方面培訓。面向京津家政服務需求,發揮省內家政服務龍頭機構作用,開展定向、定崗式培訓,打造“冀星金圍裙”和“冀星金管家”家政服務品牌。
新業態培訓。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訓。對有意愿從事電子商務、快遞等行業的被征地農民開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業態培訓。
家庭手工業培訓。服務雄安新區旅游業發展,組織開展刺繡、葦編、木雕等地方特色家庭手工業培訓。
現代服務業培訓。開展美容美發、西式烹飪、西式面點、旅游服務、酒店管理、市場營銷等現代服務業技能培訓。
建筑業培訓。圍繞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需求,與大型建筑業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開展對接培訓,鼓勵具備培訓能力的大型企業對招聘的建筑工人自主開展崗前技能培訓;對不具備培訓能力的建筑企業,支持社會培訓機構開展訂單式培訓。
創業培訓。對有創業愿望、創業經驗或有創業實體轉型升級需求的被征地農民,開展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B)培訓。
>>暢通就業渠道
市場配置一批。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河北省公共招聘網及時收集發布用工需求信息,組織開展網絡招聘會和現場招聘活動,促進盡快就業。
企業吸納一批。發揮企業吸納就業的主體作用,鼓勵參與新區規劃建設的建筑企業吸納當地被征地農民就業,根據崗位需求開展訂單定崗式就業。
勞務輸出一批。深入實施京津冀魯勞務協作,搭建區域間勞務對接平臺,建立求職需求清單和崗位供給清單,實現人崗匹配、精準對接,促進轉移輸出就業。
創業扶持一批。依托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等載體,為有創業意愿的被征地農民提供創業指導、創業孵化、創業擔保貸款、注冊登記等一條龍服務,扶持成功創業。
靈活就業一批。以分享平臺經濟、眾包經濟、共享經濟服務成果方式,幫助被征地農民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得就業崗位。鼓勵參加電子商務培訓和家庭手工業培訓的人員,實現居家就業或靈活就業。
公益性崗位兜底一批。開發一批生態環境建設、城市綜合治理等公益性崗位,充分利用騰退下來的公益性崗位,集中用于兜底安置年齡大、技能低、通過市場確實難以實現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確保不出現零就業家庭。
●2017年安排1500萬元用于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工作
組織就業創業培訓是促進被征地農民穩定就業、高質量就業的有效舉措。各相關部門要抽調精干力量成立專班,充分發揮縣、鄉、村和駐村工作組作用,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確保各項措施落實落地。
2017年從省級創業扶持資金中安排1500萬元用于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工作。2018年起,根據實際安排專項資金。雄安新區相關部門要強化資金監管,提高使用效率,堅決杜絕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不允許挪用、擠占、變相發放等不規范行為。對損公肥私、撈好處的行為要予以堅決問責。
對于培訓機構承擔的政府補貼培訓項目,要堅持統一規范的培訓考核程序,加強對培訓過程和考核結果的監督檢查。被征地農民參加就業創業培訓,按規定程序和要求考核合格后,推薦就業,扶持創業。
通過電視、廣播、微信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被征地農民積極參加培訓、提升技能,大力營造培訓掌握技能、技能實現就業、就業提升品質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