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擴招十八年來,大學畢業生從1999年的90萬人猛增到2018年的820萬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公布研究成果稱,隨著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迅速發展,新經濟、新業態、創新經濟帶來就業新的增長點。2017年阿里巴巴生態共創造3681萬個就業機會,不僅持續“提供崗位”和“創造崗位”,還成功推動了實體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
據21日的《中國青年報》報道,“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從2003年開始追蹤大學生就業數據,是我國高校擴招后最早開始、時間最長、變量最多的調查。
課題組認為,大學生就業狀況離不開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時代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顯著。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發展迅速,2016年開始IT行業超過金融業成為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互聯網公司帶動上下游產業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圖說: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業態為就業帶來新增長點
“互聯網+”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已經成為學界和社會的共識。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研究數據顯示,2017年阿里零售生態總共帶來了3681萬個就業機會,其中,除了電商生態帶來的1405萬個直接就業型機會之外,還包括543萬個支撐型就業機會及1733萬個衍生型就業機會。
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通過創新,不斷為社會提供和創造崗位。以阿里近兩年落地新零售戰略的明星項目——盒馬鮮生為例,這一新業態圍繞“餐飲體驗+生鮮超市零售+基于門店配送”模式,產生出新零售揀貨員、賣場主播等新崗位。
圖說:盒馬鮮生創造出新零售揀貨員、賣場主播等新崗位
《財經國家周刊》此前報道稱,快速成長讓盒馬的意義不再止步于阿里新零售標兵,它開始承載更多阿里新經濟生態的重任:在促進就業、激發經濟活力上發揮更大的價值。
“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認為,擴招十八年來,高校畢業生“無業可就”的問題得到大大改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應該從就業數量轉移到提高就業質量層面。這一趨勢與教育國際化、創新經濟、新經濟、新業態等教育和經濟的變化相吻合。
互聯網行業同樣助推高校畢業生提升就業質量。根據此前中國人民大學的調研,以阿里帶動的電商就業中,近半數電商商家年增速超過50%,超過60%的受訪商家電商崗位人員月均收入超6000元。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吳清軍分析,從歷史來看,技術一直是就業機會創造者。當下中國,以新零售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欣欣向榮,帶來市場半徑擴大、分工細化,新就業形態層出不窮,這種新就業更具中國新時代特征、更受年輕一代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