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微信朋友圈都在轉發熱議這樣一條消息:因為吃涼拌木耳,一家幾口出現食物中毒,甚至一個孩子因為多臟器衰竭而生命垂危,處于急救狀態。就吃個木耳,真有那么可怕嗎?
高溫環境泡發木耳可能會產生致命毒素
其實,吃木耳中毒的事件并不罕見。查查食品安全新聞,以往多次有泡發木耳、泡發銀耳之后吃出中毒的事件。
這個還真不能怪種木耳銀耳的農民,也不是食品企業加了什么添加劑。測定表明原料木耳本身并不含有毒素,讓這種健康食材背鍋是不公平的。
之所以發生這么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原因是家庭掌廚人嚴重缺乏食品安全知識。
木耳也好,銀耳也好,香菇蘑菇也好,這些菌類都含有營養成分,可以成為細菌的培養基。干的時候,微生物沒法生長。一旦泡水,在環境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就不可避免地滋生多種微生物,變成培養基。
如果運氣不好,其中可能會增殖一種叫做“椰毒假單胞菌”的致病菌。它會產生一種叫做“米酵菌酸”的毒素,其毒性非常兇猛。
一旦中毒,輕則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吃得量少還能恢復健康,如果攝入量多一些,則可能出現黃疸、腹水、皮下出血,乃至驚厥、抽搐、血尿、血便等情況,可能導致人體多器官衰竭,還沒有特效藥,中毒病例的死亡率竟高達50%以上!
最可怕的一點是,這種毒素非常耐熱。就泡過的木耳認真清洗過,又在沸水中焯燙過,毒素還是沒法完全去掉。
高溫季節
安全泡發木耳的正確姿勢
幸好,這種毒素并不是經常出現在泡木耳的碗里。浙江省疾控中心的專家經過實驗發現,危險可能在于泡木耳時不夠干凈。如果木耳泡的時間短,容器清潔,還經常換水,保持浸泡水清澈、木耳沒有黏性也沒有味道的狀態,是不至于產生這種危險的。
但是,很多家庭廚房衛生條件很差,而且完全不在意環境溫度高低,也不在乎碗是不是干凈,泡發食物的時候想泡多久就多久,看到水渾了木耳發黏了也不警惕,照吃不誤。這種態度,是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完全不負責任的。
就浙江這個木耳中毒案例來說,女主人把木耳在大熱天時露天泡了兩天兩夜。在如此高溫的季節,食物在室溫放3個小時以上都非常不安全,何況是兩天兩夜呢。
即便不是這個超級可怕的“椰毒假單胞菌”,也有可能滋生其他細菌,讓家人出現胃腸不適、腹痛、腹瀉等輕微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情況。
所以,這里鄭重提示各位朋友,在從春夏之交到夏秋之交的氣溫較高季節發泡木耳、銀耳、各種蘑菇、各種干貨、各種干菜的時候,一定要謹記下面的注意事項。
首先,這些食物在泡發時,一定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泡。冰箱的作用是通過降溫來延緩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抑制致病菌的產毒效率。
其次,泡發的時候,一定要先把食材表面洗干凈,然后使用干凈的容器和干凈的水來泡。不要給微生物提供更多的營養來源。
同時,泡發各種干貨之后,如果發現它們表面黏糊糊的,或者是有異味產生,都意味著微生物已經大舉進駐,一定要毫不可惜地丟掉。
最后,不要一次泡發過多的干貨。不管是木耳銀耳,蘑菇海帶,還是海米干貝,海蜇海參,泡發之后一定要盡快吃完,泡好之后在冰箱里儲藏也不要超過24小時。如果泡發后24小時吃不完,建議分裝在保鮮袋里,放冷凍室保存。取出之后再蒸一次或煮一次,保證殺菌。
用冰箱泡發食物
安全且美味
相比于木耳和銀耳,我發現香菇對外來微生物的抵抗力比較強。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能在夏天隨便在室溫下泡一兩天。
其實,在冰箱里泡發食物,有額外的好處。在低溫條件下,氫鍵力會加強。這時候食物中蛋白質、多糖和水的親和力增大,能夠吸入更多的水。
所以,冷藏條件下泡三四個小時泡出來的銀耳、木耳,體積更大,口感更飽滿,吃起來口感更好,“肉頭”有彈性。相比而言,如果用熱水、開水來泡,吸水不充分,吃起來的口感就差多了。
很多朋友還會問:那么,夏天泡雜糧、泡豆子,是不是道理也一樣呢?
問對了,道理都是一樣的。只要是超過2小時的浸泡,放在冰箱里泡就對了,又安全又好吃。每一種雜糧豆子的吸水速度不同,在冷藏條件下泡,會比室溫下泡的吸水速度慢一些,但最大吸水量多一些。
我們曾經做過測定,黃豆、黑豆之類在冷藏室4攝氏度浸泡12小時,相當于室溫浸泡8小時的吸水量。絕大多數雜糧、豆類在泡12小時之后都可以達到良好的烹調效果。其實特簡單,關在冰箱里泡一夜就好了。
最后還是回到木耳的話題吧。木耳冷藏泡發好后,放在沸水鍋里,焯1分鐘,或者蒸幾分鐘,充分殺菌。然后再撈出來,晾在大盤中(最好別用生水沖了)。然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涼拌了。
添加調料的選擇很多,加入生抽、香醋、香油等是最簡單的,喜歡麻辣的人加點鮮椒碎、辣椒油、花椒油,喜歡清爽的人加點芥末油或青芥辣。再加點香菜末、小蔥花、蒜蓉等等都可以,按您的喜好來。安全制作的涼拌木耳,味道口感真的很贊。
文/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