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3·15晚會即將到來。近日,3·15晚會陸續(xù)公布了其投訴平臺上收到的五大類投訴熱點,分別是網購、預付裝修、保健品夸大宣傳、汽車消費和房地產亂象。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張德志解讀表示,消費者遠程購物,家居大件產品售后服務難;裝修預付費跟貸款結合,變身“套路貸”,是今年投訴中呈現出的新熱點。
服裝成網購山寨重災區(qū)
根據公布信息,在3·15晚會接到的投訴中,有關假貨、山寨貨的投訴占比較大,服裝類產品是山寨貨的重災區(qū),食品類、飲料類、家用電器類的產品也常出現山寨貨的情況。
去年11月,安徽的寧先生在某平臺店鋪購買品牌服裝,店家稱其為正品。但寧先生在試穿時卻發(fā)現多處線頭、脫線,衣服吊牌正面是品牌,反面還有“xxx衛(wèi)衣”標志。商家雖然聲稱是正品,卻無法提供專賣授權。寧先生在與商家多次交涉無果的情況下,于去年12月申請平臺深入調查,工作人員原本承諾24小時辦結的投訴,結果一再推脫,至今仍未給予正面的解決回復。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3倍。但從實際投訴案例上看,商家往往一退了之,并不額外賠償。同時,平臺也處理得比較簡單草率,甚至缺乏嚴格審核導致出現假旗艦店,給不法商戶售假提供了“安樂窩”。
裝修公司網貸合伙坑人
3·15晚會接到的投訴中,不少消費者舉報了預付裝修的騙局。受害消費者在裝修房子時交了預付款甚至全款,但都在還沒怎么動工階段,施工隊就不再來了。有關預付裝修的投訴也成為了新的熱點。
青島的逄女士就是一位受害者,裝修公司協助她在網貸平臺成功申請了裝修貸款,在逄女士支付了11萬元的裝修貸款費后裝修公司跑路。家里還未開工裝修,已還貸款4期,剩余的8期網貸公司每天都發(fā)催款通知。
對此,3·15晚會投訴平臺呼吁相關部門應該加大懲處、管理力度,對于這類新型詐騙絕不能姑息放縱。同時提醒消費者應盡量簽訂正規(guī)的紙質合同,在申請裝修貸款時,也一定通過正規(guī)的銀行、金融機構辦理并簽署正規(guī)的貸款合同,切忌盲目信從。
“權健們”虛假宣傳還沒停
在“權健事件”發(fā)酵之后,大家都明白了“保健食品不是藥,不能代替藥”的道理。一些無良商家卻依然大肆夸大保健食品的功效,進行虛假宣傳。
一些消費者投訴表示,自己或家人購買的、“能治病”的保健食品實際上沒有任何治病功效。而當他們質問銷售人員時,銷售人員卻詭辯道“那是因為吃的時間短、量不夠”。除了保健食品,關于保健儀器的投訴也不少。購買保健儀器的主要群體是老年人,不法商家往往會通過健康講座、贈送禮品等方式,吸引他們進行消費。
“無論是保健食品還是保健儀器,都不能代替藥和醫(yī)院的正規(guī)治療,無良商家的這種行為,無異于是拿人命當兒戲。”3·15晚會投訴平臺相關負責人直言。
電動汽車隱瞞續(xù)航實情
近年來越來越熱的新能源汽車也成了投訴熱點,集中在經銷商為了銷售業(yè)績向消費者隱瞞續(xù)航里程的真實情況。
新疆張先生買了一輛電動汽車,購車時出廠設置標明了續(xù)航里程是305公里,但實際駕駛中未能達到100公里。“有回我夜間行車電量耗盡,車子拋錨在高速公路上,情況非常危險。后來我去找車輛經銷商和廠家反映情況,卻沒有得到解決和賠償。”張先生說。
3·15晚會的投訴平臺收到了大量關于汽車消費的投訴。除了經銷商翻新舊車、以次充好之外,消費者在買車時還會遭遇捆綁高價保險等商品等問題。尤其是熱門車型的經銷商利用消費者急于提車、不想排隊等待的心理,強迫消費者購買附加商品。此外,還有的經銷商為消費者代辦貸款手續(xù)后,卻不向消費者提供銀行借貸合同,甚至強制消費者到指定銀行貸款并收取高額手續(xù)費。 本報記者董禹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