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6日9時20分訊(記者 余春蘭)還記得《國家寶藏》里的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么?外壁用銀制,呈圓球形,通體鏤空的香囊讓觀眾見識到了傳統的金銀器制造工藝鏨刻技藝。這樣的精湛技藝還存在。
昨(5)日下午, 2019全國主流融媒體總編輯看江西活動走進江西中鼎金屬工藝有限公司,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進門就看見一個鏤空的圓形香囊,更看見傳統技藝的創新故事。
鏨雕工藝畫 (局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余春蘭 攝
守正 宮廷大師坐鎮指導
鏨雕車間里,32歲的琚曉英右手持小鐵錘,左手拿著拇指長度的小鏨子,手起手落,伴隨著輕微的“叮叮”聲,桌前圓形銅壺落下雕刻痕跡,鏨子似筆,正在作畫。
琚曉英說手中的活看似簡單并不容易。要耐得住寂寞,一個普通的手工鏨雕茶壺,需要敲打3天才能完成。但更難的是要學會使勁均勻。這點她足足學了兩年。
“先在鐵片上練習,再在廢的器皿中練習,師傅那里過了關,才能算真正的進入這核心工作區域,鏨雕車間。”
琚曉英正在鏨刻。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余春蘭 攝
公司政工干事龔文華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中鼎公司就是生產以傳統金屬鏨刻工藝為特征的鏨雕工藝畫、實用工藝器皿、及家居擺件等,包括茶具、酒具、香具等。他們都要經過執磨、紙糊、充墊、雕刻、退膠、組裝等多個工序,生產時間2-50天不等。
“貴溪鏨銅雕刻技藝”屬于江西省非遺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了確保精湛的技術得到傳承,公司除了采取師承志,更聘請大師坐診指揮、設計。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其一樓的“工藝美術大師”墻上看見有銅鏨雕工藝國家級技能大師黃俊軍、“宮廷造辦處金屬鏨刻”代表性傳承人孟德仁、國家工藝美術師熊麗敏等。
焊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余春蘭 攝
創新 “足球”茶壺制作從15天降為3天
和許多傳統手藝堅守者一樣,中鼎的鏨雕師們也面臨著“堅守”與“生存”的兩難,但現在這個問題他們已經解決。
“你看這個水壺,它像不像足球?” 在展示廳里,龔文華拿起一個普通水壺大小的銅壺,和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的記者互動。如果是純手工打造,我們至少需15天,那它的成本價就在5000元以上,甚至更高,這樣的市場非常受限。“我們通過材料、工具、工藝的革新,現在只需3天。1000多元,很多消費者都接受,這就拓展了市場。”
龔文華介紹《心經》水壺。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余春蘭 攝
關于創新,工作人員黃雪華也為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舉了例。一個水壺,制作圓形胚胎,手工捶打或需1個月,圓形程度還不一定這么圓,所以采用了機器生產圓形胚胎,手工鏨刻圖案,很多精細圖案也只能手工鏨雕。
“這種水壺,它就不能機械制造。” 龔文華拿著一個刻滿《心經》楷體文字的水壺說道。
為防止產品在鏨刻的過程中變形,工作人員需要將熬制好的樹脂類填充物灌入壺體或其他需要雕刻的產品里,填充冷卻后具備相應的韌性,最大可能保證工件事宜鏨雕操作。
龍鳳青銅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余春蘭 攝
原來,公司在吸收傳統銅雕技術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挖掘和創新,摸索出一條“前期制胚采用現代鍛壓技術,后期鏨刻工藝保留傳統人工”的路子,使生產出來的作品兼顧現代生活所需,同時不失手工鏨銅之美,關鍵是提升了效率,為實現鏨銅雕刻產品批量化生產打開了一扇窗,使鏨銅雕刻這種古老的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
“這種具有中國傳統技藝的文創產品頗受外國朋友喜歡。”讓黃雪華特別高興的是,就在上個月,他們的產品通過外交部飛往了世界各地的駐外領事館,未來將有更多有人了解中國的鏨雕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