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社會萬象

湖北丹江口庫區綠色發展見聞

來源: 新華網  
2019-12-19 20:22:38
分享:

  新華社記者李偉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年來,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水質持續符合或優于Ⅱ類水質標準。一庫凈水北送的背后,離不開“守井人”的付出與堅守。地處核心水源區的湖北十堰市,圍繞水質安全,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讓一滴污水流進庫區……

  記者采訪中發現,“守井人”沒有守著一庫清水吃窮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在庫區生動實踐。

  先進污水處理技術云集庫區

  “進水一級B,出水保持在地表水三類標準,日處理量可達6萬噸。”在湖北十堰泗河污水處理廠尾水水質凈化工廠,工程師張偉斌說,這里對泗河流域下游污水處理廠出水進行“再處理”,是污水處理后進入丹江口水庫的最后“守門員”。

  “在很多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達到一級B就行,但在十堰不行。這里對入庫水質要求非常高。”張偉斌告訴記者,雖然泗河的流量占丹江口水庫總水量還不到1%,但水質要求并未因此而放寬。

  十堰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匯入丹江口水庫的12條主要支流,有10條在十堰境內,均為漢江主要支流。

  十堰市南水北調水源區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文才介紹,十堰是一座“先建廠后建市,先建設后規劃”的山區城市,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治理基礎“先天不足”。近年來,十堰籌措資金逾十億元,建成一批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立健全了環境保護明責、考責、問責、追責制度體系,明確縣市區、市直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環保責任清單。

  十堰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馮安龍說,十堰引入深港環保、北京排水、碧水源等多家第三方治水權威公司,引入應用人工快滲、紅菌技術、膜工藝等全球主流污水處理工藝27種。十堰,成了名副其實的國內污水處理技術“富集地”。

  庫區“守井人”吃上“生態飯”

  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臥龍崗移民新村的廣場中央,一個實景雕像群生動再現了移民的遷徙情景,成為吸引游客“打卡”的網紅點。

  柳陂鎮鎮長何統林說,為了一庫凈水永續北送,庫區移民們舍小家為國家,詮釋了“守井人”的責任擔當。不少受水區游客看到雕像后,感動落淚。

  吃水不忘“守井人”。記者從十堰市水利工程移民服務中心獲悉,當地18.2萬南水北調移民中的2.2萬貧困人口,如今已經全部脫貧。

  “今天行情不錯,四畝地收獲了2萬斤橘子,賣了2萬元。”丹江口市三官殿辦事處陽西溝村村民譚成平說。兩年前,譚成平老兩口利用種橘子的閑暇時間,開辦了農家樂。今年前11個月,譚成平一家的收入已經超過10萬元。能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譚成平“以前沒敢想”。

  其實,當地政府早在建設后靠移民安置點時就有規劃:把移民安置與旅游開發、生態農業和水源保護結合起來,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游。2011年9月搬遷入住新安置點以來,譚成平和全村53戶移民“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已經實現。

  十堰市地處秦巴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十堰市扶貧辦主任師利龍介紹,當地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產業,將貧困戶黏在產業鏈上,培育脫貧“造血”功能,推動群眾在家門口脫貧致富。

  一庫清水成為庫區轉型金字招牌

  “一天的講解下來,口干舌燥。最忙的時候,連喝水的空閑都沒有。”漢江集團旅游發展公司講解員郭海紅,已經在丹江口大壩為游客講解了近十年時間。

  這段時間,郭海紅既感到自豪又有壓力,“越來越多的受水區游客甚至海外游客慕名而來,給我們的講解工作帶來了新要求。”

  好山好水好生態,正變成金字招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對十堰市生態價值研究的結果顯示,全市生態價值11.11萬億元,當地生態文明建設評價穩居湖北省前列。

  “老百姓有資本靠天吃飯,又不能只是靠天吃飯。”十堰市竹山縣副縣長王玲感慨,作為南水北調重要生態功能涵養區,好生態成為當地發展蜂蜜產業的優勢。通過專業化經營,蜂蜜產業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新支柱產業。“今年在豐產的情況下,蜂蜜的收購價穩定在每斤80元以上,1000多戶貧困戶實現增產又增收。”

  以生態經濟為支撐,厚植轉型發展動能。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邊疆介紹,十堰市把生態文化旅游業作為千億級戰略支柱產業培育打造,目前全市A級景區數量位居湖北省第一,各類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近15000家,年均帶動4萬人參與旅游實現脫貧。

  “十堰最大的功能是生態功能、最大的價值是生態價值、最大的優勢是生態優勢、最大的責任是生態保護責任。”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說,建設綠色生態市正成為當地社會共識。

關鍵詞:丹江口責任編輯: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