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專題庫 > 專題新聞

猜燈謎賞花燈吃湯圓 10種民俗喜鬧元宵節

來源: 央視網    
2021-02-22 10:51:53
分享: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吃完元宵和湯圓,才算過完了年。元宵節將近,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等幾項重要的民間習俗均已悉數登場。

  1.猜燈謎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人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增添節日氣氛。“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

  2.燒火龍

  埔寨“燒火龍”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每逢元宵節便舉行火龍表演活動,祈求風調雨順,歲歲平安。銃炮三聲巨響,接著鑼鼓聲起、煙花四射,隨后火纜隊、喜炮隊、鼓樂隊引出“火龍”,由德高望重的長者點燃后,幾十名赤膊壯漢手擎“火龍”,在繡球的逗引下繞場舞動,龍眼閃閃發光,龍身五彩繽紛,在火海中翻騰飛舞,伴隨著禮炮聲、喝彩聲,場面熱鬧而壯觀。擎舉“火龍”的勇士們則光著肩膀,任由火花濺灑在身上。

  3.逛廟會、燈會

  逛廟會、逛燈會是老百姓沿襲多年的重要習俗。廟會期間,各類民間藝人紛紛前來表演,節目可謂五花八門。

  4.耍龍燈、舞獅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耍龍燈,載歌載舞的節日氛圍,流傳于很多地方。“舞獅子”又稱“獅子舞”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后腳,還有一人當引獅人。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5.鬧花燈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的習俗,故也稱燈節。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的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后,歷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

  6.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在廣場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而且流動方便無異于活動舞臺,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7.放天燈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大人小孩接踵集聚集在廣場上,此時廣場上人聲鼎沸,人們以家庭為單位,在廣場上各佔一個位置,燃放孔明燈。全家圍著孔明燈,在燃放時,大小或小孩在一邊點燃臘燭的同時還要默默地祈禱,以求天神護佑并降福。

  8.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于船中一樣,手里拿著槳,做劃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

  9.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的習俗,雖然有些地方上的差異,但是不管是元宵還是湯圓,代表的意義還是相同的,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所以在元宵節,一家人在一起一定會吃上幾個元宵。

  10.放焰火

  農歷的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對此人們充滿喜悅和期盼,所以普天同慶,也是春節最后的狂歡。這一天月亮高懸皓潔,人們點彩燈,放煙花,以示慶賀。

關鍵詞:元宵節,民俗責任編輯: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