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看戲、聽戲,尤其是歷史題材舞臺劇。
老家俗話里,把看戲叫做“演古、擺古”,把聽故事統稱為“講古經”。這些稱謂很是耐琢磨。在中國傳統戲曲中,講述歷史過往、傳唱英雄豪情,一直是劇作者們的拿手絕活兒。這種傳統,大約自宋元以來,就活躍于舞臺之上。
歷史上,這樣的創作和演出,對民間文化和民族心理產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不容忽視的。即便現當代舞臺上呈現出歌劇、話劇、舞劇等頗不同于傳統戲曲的門類,可歷史題材依然生命旺盛、根深蒂固。
本屆藝術節上,年代久遠的歷史題材舞臺劇次第盛開——
莆仙戲《踏傘行》、豫劇《解憂公主》、川劇《草鞋縣令》,以及京劇《莊妃》、話劇《于成龍》,還有創意獨特的舞劇《張騫》《五星出東方》《只此青綠》……
為什么戲劇舞臺熱衷歷史題材?一個客觀原因是,悠久的中華文明長河中,我們有足夠精彩豐沛的歷史素材。不單歷朝歷代有官修正史、文人墨客有筆記詞賦,民間更是有著口口相傳的野史和傳奇,如溪流如江河,從未斷絕過。而且,人們已習慣于從歷史中去尋找相似點、不同處,從而總結規律、汲取教訓、感悟悲歡。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舊唐書》載:“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說過:“歷史者,記載以往社會之現象,以垂示將來。”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開掘歷史題材的舞臺劇,離不開現代視角、當代精神。無論是現實主義的深刻描摹,還是浪漫主義的飛揚高歌,抑或是荒誕派的意識流呈現,歷史題材舞臺劇始終是對現實的觀照,通過回望昨天來燭照現實和當下,在滿足人們娛樂需求的同時,傳遞積極的情感能量。
山河之美、人文之美、歷史之美……藝術創作,秉持美的原則。作為舞臺藝術,劇作當然不會是歷史的機械照搬,而應該是藝術性地詮釋和演繹。這其實給當下的劇作者、創排團隊提出了高要求:盡力尋求歷史真實與藝術表達的平衡,引導觀眾用現代眼光去解讀過去的故事,讓人們在精神共鳴中有所啟迪。
那么,如何把當代審美情趣、當代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入歷史題材劇作呢?
樹立正確的歷史觀、保持嚴謹的創作態度。劇作者要立足長遠,擺脫急功近利的創作觀,不要甘為市場的奴隸,不要把嚴肅的歷史話題和真實的歷史事件碎片化、娛樂化、庸俗化。
藝術呈現上,要敢于創新嘗試。但聲光電的運用、服化道的制作、舞美的編排,要在“歷史的語境”中自然呈現,而不是一味地用一些光怪陸離、虛無縹緲的服飾和畫面來烘托支撐。否則,將會導致藝術上的“失真”“失語”,不僅產生形式大于內容的空洞感、同質化的弊端,更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品歷史的酒,賞當代的戲。本屆藝術節來自五湖 四海的精彩劇目如百花盛開,其中歷史題材劇目占據相當分量。這些千挑萬選的精品力作尊重歷史、遵循藝術規律,始終發揮著培根鑄魂的精神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