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稱仲秋節、月夕、秋節八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我國乃至整個漢文化圈的傳統節日。每年陰歷八月十五,人們紛紛團聚一堂,聚會賞月,慶祝豐收,祈福美滿。
關于中秋起源的說法較多,比如帝王祭祀、慶祝豐收。
古代帝王被神化成為天界在人間的秩序維護者,肩負著溝通天地的重任,必須對人間的風調雨順和社會安定負責,因此有祭天、地、日、月的傳統。《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至少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如今北京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就是明清帝王祭祀的場所,而月壇就是祭祀月亮的地方。
另一說法與慶祝豐收有關。“秋”字的解釋為:“莊稼成熟曰秋”。八月正是各種農作物陸續成熟的時節,農民為了表達喜悅,選擇在八月十五慶祝豐收,同時全家團圓,共享天倫,并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而據學者考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但是直到唐初,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而其盛行始于宋代,至明清時,節日內涵逐漸豐富,異彩紛呈,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